吴屹是设计师,是研究者,亦是设计与艺术教育推广者。相较于华语空间设计中显性的艺术门派风格,他更偏重于从实践探索,到理性研发与理论输出的全流程开拓。以不同的切入点,生发设计路径,引入逻辑,材质,技术,景观,在地文化等多元视角,呈现空间,形成研发,输出课堂,集结论文……在华语设计的历史大潮中,担当起多面的时代使命。
每个人都只是历史大潮里的一粒沙,融入时间,然后找到属于自我的定位点。有人随风飘散,成了不起眼的尘埃,有人历经磨砺,焕化成了熠熠生辉的珍珠。
社会大潮推动的成分,在吴屹的个人职业抉择中,发挥了尤为显性的作用。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初,吴屹本科毕业于无锡轻工业学院(如今已更名为江南大学),这所院校称得上是中国工业设计学科的摇篮。他所在的工业设计专业,当时在全国来说都可称得上顶级的专业。然英雄无用武之地,在当时整个国家经济皆依托于代加工生产的境况下,工业产品设计的土壤何其贫瘠?专业的发挥空间微乎其微,是吴屹之所以成为室内设计师的直接诱因。

更多详细内容:设计人物 | 致敬·吴屹:不断更新设计价值的先锋者
设计留学生系列,聚焦海外留学归来的年轻设计师群体。中华文明深厚的人文积淀,让他们以一种独特的视角撷取西方文化的精粹,而多年的留学经历,又为他们的设计风格赋予了独特的异域气质。这一活动的初心,不止是记录在他们身上发生的东西方文化的互渗,更是企图发现一种崭新的设计萌芽,探寻设计发展的另一种可能。
周嘉瑜,从走进美国南加州大学建筑学专业开始便注定与众不同。15年的建筑设计实践经验将他对商业设计的见解进行提纯,期间参与并成功落地的多个国内大型商业项目设计屡获国际殊荣。
他多次提到建筑师的「责任感」——创意理念应掷地有声,而所有设计理念需紧扣空间所服务的人群;常通过外界去摄取设计灵感,尔后暗自较劲,摸索创新。设计的理性与韧性,在周嘉瑜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开创性采用新颖的材质和建筑工艺,亦追求建筑纯粹的细枝末节。他带领着PHA湃昂不断打破自定的「创新」标准,并将「创新」和「可持续」作为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命题。

更多详细内容:设计留学生 | 周嘉瑜:负责任的设计,创意理念应掷地有声
「设计师这个称谓是大众对我们业务能力的一种肯定。设计师是最需要创意的群体之一,丰富的知识储备与充足的实战经验缺一不可」。张力最初创立公司时,仅有三四个人,随着业务的开展,公司切入了地产设计领域,受益于国内近十几年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公司人员日益增多,规模也逐步扩大。
现如今,公司近两百人的团队,从70后到95后,面对巨大的年龄跨度及多样的人员角色,张力开始对公司团队进行细致的定位与划分,分门别类,因岗而异,针对性地引导员工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我们希望每个设计师都能根据他的个性与希冀的方向,找到他自己准确的定位」。不论你的性格是天马行空还是踏实稳健、慧心巧思亦或是勇于创新,在这里你都找到自己的归属。「在前进路上我们也在不断地总结沉淀,形成了一套专门服务于地产行业的设计体系与方法理念,在此基础上,内部的工作组织安排也会更加灵活多变」。

更多详细内容:获奖者The Winner | 对话张力 :设计是顺势而为,设计是水到渠成【获奖者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