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家具行业市场上品牌竞争和产品同质化的加大,很多的企业开始以“价格战”为利器,然而价格战并非企业获取市场的最佳手段,盲目地降价是很不理智的行为,低价虽说有较大的市场诱惑,但消费需求并非都在低价上,同样的低价也未必会对竞争对手造成杀伤力,如果不在同一个水平的竞争,低价就只会是企业毫无价值的竞争策略。下面就随2020广州设计周一起来了解一下家具行业的品牌竞争。
盈利模式的竞争
家具行业的发展在早期基本上都靠代理商个人在当地的自由化发展,品牌厂家对终端的营销规划并不严谨且支持力度不大。随着品牌竞争日益激烈,加上目前的中国教育系统里面并没有这个行业对口的专业,导致行业人才短缺,各品牌之间相互挖墙导致人才流动量大严重影响品牌的发展。人才竞争不仅仅是厂家面对的一个难题,终端代理商面对的这个问题将更加严峻,很多品牌在一个市场的发展有时候就因为一个核心人员的流失导致该品牌在当地市场一蹶不振永无出头之日。
#??#
渠道资源的竞争
家具行业发展到今天各品牌对终端的要求越来越高,店面从原来最初的百来平方到今天动则几百平方甚至上千平方都不足为奇,可见对经销商实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当下,一线品牌这两年的跑马圈地基本上都完成了品牌渠道的初步建立,但在这两年家具行业利润越来越低的局面下,投资这个行业的人似乎有所减少。因此,后进入该行业的家具品牌要发展,首先就面临着建立渠道这第一难题,企业如果没有渠道资源,发展将是天方夜谭。
培训系统的竞争
培训在当今家具行业的竞争中越来越重要。从招进来的员工及终端店面派到厂家培训的员工,从一个不了解行业到如何让其成为品牌的绝对忠诚员工,将考验家具品牌培训的核心竞争力。当下,绝大多数家具品牌培训只是仅仅注重销售培训,对设计、安装、服务培训并不是很关注。消费者在购买家具产品后,只有安装完之后才能直观的感受其产品,因此,家具企业老板一定要记住安装的好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品牌形象的好坏。
服务体系的建立
做好客户服务是大多数家具品牌每天都在不断呐喊的口号。然而,没有体系和系统的去做客情的维护,所有的口号那都是苍白无力的。服务在家具行业就是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家具它的弊端就是生产周期长,要想做好这个行业的服务唯有“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处理客户的问题。服务体系的建立是从目标客户--意向客户--准客户--成交客户--使用客户--老客户--忠诚客户整个客户链来建立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客户进行服务,让消费者无时无刻都被品牌的每一个细节所感动。
国内家具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绝不仅仅是简单的资金、产品等方面的竞争,人才、渠道、服务等方面的重要性逐步的凸显,企业只要抓住了这些的竞争点,才能增加赢得市场的机会。如果您对这个行业感兴趣,欢迎您来我们2020广州设计周,做更深入的了解!
来源:中华衣柜网
#??#
据《木材资源季刊》报道,欧洲木材出口商在过去十年中将其海外销售从30%扩大到45%,其中亚洲在2020年占总出口的五分之一。下面就和设计周一起来了解一下欧洲木材。
长期以来,欧洲几个国家的锯木厂一直在向欧洲市场以外出口大量的软木板材。从历史上看,大多数货物都是运往非洲大陆的邻国,只有约20%运往海外运往中东/北非(MENA),美国和日本。到2020年,这一份额已增长到45%,其中向中国的发货量增长最大。
欧洲木材需求的停滞,北欧和中欧木材供应的即时供应以及全球主要木材消耗地区无法为国内木材制造商供应森林资源的缺乏,为欧洲锯木厂增加产量和出口创造了机会。欧洲以外。
欧洲软木木材的四大生产商和出口商是瑞典,芬兰,德国和奥地利。在2019年,他们在一起生产的木材仅占欧洲木材总产量的56%以上,这些“前四名”的国际装运量约占非洲大陆总出口量的三分之二。根据《木材资源季刊》的数据,在过去十年中,该群体的出口量增长了约20%,到2020年估计达到3600万立方米。实际上,所有扩大的销售都针对海外市场,主要是中国和美国,但也涉及亚洲的几个较小市场,包括印度,韩国,台湾,越南和澳大利亚。到2020年,芬兰木材出口的65%以上销往了欧洲以外的市场。
#??#
但是,芬兰仍然是“前四名”中唯一尚未扩展到庞大的美国木材市场的国家。瑞典和德国已将其木材出口的大约45%运往海外。奥地利的锯木厂仍然主要销往邻国,今年前六个月,意大利,德国和斯洛文尼亚的锯木厂占出口总量的近70%。
在过去的十年中,世界上约有50%的软木木材正在着陆的中国和美国已成为欧洲木材生产商的重要市场。由于两国都缺乏森林资源来满足未来对林产品的需求增长,因此欧洲木材制造商很有可能在未来十年内继续扩大在这两个巨大市场中的业务。
以上就是关于木材的资讯,相信对您有一定的帮助,设计周有更多关于木材的资讯,来展会现场看看吧!
来源:中国家具网
#??#
1、从商业演化铁三角,看未来经销商的位置
未来商业演变的主体角色主要将会是品牌厂商、装修公司和家居卖场3个角色,这三者最终都会通过零售的方式到达消费者。我们要明确3个问题:行业的零售趋势是什么?在这样的趋势下,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商业模式去变革以期生存下来?以及具体怎么做?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趋势不是那些没有发生的事情,它只是没有大规模地发生,我们需要通过小规模的趋势,找到未来发展的方向。这里2020年广州设计展将这些趋势分为3类——产业趋势、用户趋势和技术趋势。
(一)产业趋势
以前我们的行业主要是做增量市场,谁进来都有钱挣,今天是做存量市场,随之变化的是原来的零售市场被切分成了两块市场——精装房市场和二手房市场。
那么未来呢?我认为未来5~10年是“缩量”的市场。也就是精装房比例大幅降低,二手房成为主流。
(二)用户趋势
今天我们的用户行为发生了极大变化,大家都在谈80后、90后,我引用一个社区零售商的话:今天我们不去刻意区分中产阶级,而是以房价来区分人群。
(三)技术趋势
产业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在影响着家居行业,但影响的程度还不够,3~5年之后,当技术和产业的变革基本稳定下来之后,就会发现整个产业格局发生了变化,全产业链经过彻底的互联网化之后,原来的经销商体系可能已经适应不了环境的变化。
#??#
2、经销商体系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我们会发现,最终触达用户的地方,是要给用户提供综合性的解决方案。未来单品类的经营的模式可能会非常危险。当然不是说单品类不能生存,而是说用现在的单品类经营模式和体系不足以支撑未来的发展,未来终端的供物应该是整体的解决方案。
未来,当地的经销商要能够在当地提供综合性的解决方案,而品牌企业也要带领经销商走向综合解决方案,或者说品牌企业成为方案中提供单品的提供商。
未来在二手房市场占主流的市场趋势下,品牌企业如果不能在终端社区占领最后一公里的阵地,或者经销商不能进入最后一公里的竞争体系,也就意味着没有未来。
所以,未来中国家居建材零售的竞争,最后的决胜局在于最后一公里的零售终端。
3、小业态的指数级增长:大后台,小前端
2020年广州设计展将最后一公里的竞争的模式定位为“小业态”,小业态将呈现指数级增长,形成“大后台,小前端”。当然,“小”的背后还有一套逻辑和商业操作系统。
未来的经销商体系在终端会有4个特征:综合化、服务化、联营化和小型化。
经销商要思考如何做综合化的服务,如果自己的单品在行业里面有竞争优势,就有生存的空间,可以与提供综合化服务的公司做链接。
服务化,虽然我们提出了经销商要做“服务商”,但对它的理解还不够。服务商需要有模型做支撑,否则无法持续。未来只有当品牌企业与代理商一起转型为“小业态”,才会真正成为服务商。其次,服务商是整个行业竞争的结果,小业态将会对大企业形成致命性的冲击。
联营化,单品类企业如何做到联营化的经营?这里只是提供一种思路,不是最终的解决方案。
小型化,不是单纯指规模的变小。商业模式都是在“大与小”的不断实践中,找到黄金分割点。
4、今天的经销商如何选择厂家?
经销商需要有厂家思维,需要和厂家一同进化。在选择厂家时,要选择那些能够实现厂商一体化的品牌,不能实现厂商一体化的品牌体系没有未来。因为今天商业发展的核心是“信息化”,当我们以这个标尺来衡量行业和企业时,会发现极少有企业实现了从厂商总部到终端经销商“信息一体化”。
因此,每当厂家的业务员拜访经销商时,经销商都要详细了解厂家的实力和运作思路。如果觉得厂家一定能成功,就一定要把它延揽到自己旗下。如果自己由于各种原因无法与厂家合作,就要想办法不让它与当地的优秀经销商合作,这是一个策略。
今天2020年广州设计展只是谈了一下未来经销商体系变化的轮廓,至于每个经销商要怎么做,需要结合自身的情况来思考。
来源:中华衣柜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