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商业演化铁三角,看未来经销商的位置
未来商业演变的主体角色主要将会是品牌厂商、装修公司和家居卖场3个角色,这三者最终都会通过零售的方式到达消费者。我们要明确3个问题:行业的零售趋势是什么?在这样的趋势下,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商业模式去变革以期生存下来?以及具体怎么做?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趋势不是那些没有发生的事情,它只是没有大规模地发生,我们需要通过小规模的趋势,找到未来发展的方向。这里2020年广州设计展将这些趋势分为3类——产业趋势、用户趋势和技术趋势。
(一)产业趋势
以前我们的行业主要是做增量市场,谁进来都有钱挣,今天是做存量市场,随之变化的是原来的零售市场被切分成了两块市场——精装房市场和二手房市场。
那么未来呢?我认为未来5~10年是“缩量”的市场。也就是精装房比例大幅降低,二手房成为主流。
(二)用户趋势
今天我们的用户行为发生了极大变化,大家都在谈80后、90后,我引用一个社区零售商的话:今天我们不去刻意区分中产阶级,而是以房价来区分人群。
(三)技术趋势
产业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在影响着家居行业,但影响的程度还不够,3~5年之后,当技术和产业的变革基本稳定下来之后,就会发现整个产业格局发生了变化,全产业链经过彻底的互联网化之后,原来的经销商体系可能已经适应不了环境的变化。
#??#
2、经销商体系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我们会发现,最终触达用户的地方,是要给用户提供综合性的解决方案。未来单品类的经营的模式可能会非常危险。当然不是说单品类不能生存,而是说用现在的单品类经营模式和体系不足以支撑未来的发展,未来终端的供物应该是整体的解决方案。
未来,当地的经销商要能够在当地提供综合性的解决方案,而品牌企业也要带领经销商走向综合解决方案,或者说品牌企业成为方案中提供单品的提供商。
未来在二手房市场占主流的市场趋势下,品牌企业如果不能在终端社区占领最后一公里的阵地,或者经销商不能进入最后一公里的竞争体系,也就意味着没有未来。
所以,未来中国家居建材零售的竞争,最后的决胜局在于最后一公里的零售终端。
3、小业态的指数级增长:大后台,小前端
2020年广州设计展将最后一公里的竞争的模式定位为“小业态”,小业态将呈现指数级增长,形成“大后台,小前端”。当然,“小”的背后还有一套逻辑和商业操作系统。
未来的经销商体系在终端会有4个特征:综合化、服务化、联营化和小型化。
经销商要思考如何做综合化的服务,如果自己的单品在行业里面有竞争优势,就有生存的空间,可以与提供综合化服务的公司做链接。
服务化,虽然我们提出了经销商要做“服务商”,但对它的理解还不够。服务商需要有模型做支撑,否则无法持续。未来只有当品牌企业与代理商一起转型为“小业态”,才会真正成为服务商。其次,服务商是整个行业竞争的结果,小业态将会对大企业形成致命性的冲击。
联营化,单品类企业如何做到联营化的经营?这里只是提供一种思路,不是最终的解决方案。
小型化,不是单纯指规模的变小。商业模式都是在“大与小”的不断实践中,找到黄金分割点。
4、今天的经销商如何选择厂家?
经销商需要有厂家思维,需要和厂家一同进化。在选择厂家时,要选择那些能够实现厂商一体化的品牌,不能实现厂商一体化的品牌体系没有未来。因为今天商业发展的核心是“信息化”,当我们以这个标尺来衡量行业和企业时,会发现极少有企业实现了从厂商总部到终端经销商“信息一体化”。
因此,每当厂家的业务员拜访经销商时,经销商都要详细了解厂家的实力和运作思路。如果觉得厂家一定能成功,就一定要把它延揽到自己旗下。如果自己由于各种原因无法与厂家合作,就要想办法不让它与当地的优秀经销商合作,这是一个策略。
今天2020年广州设计展只是谈了一下未来经销商体系变化的轮廓,至于每个经销商要怎么做,需要结合自身的情况来思考。
来源:中华衣柜网
#??#
随着家具行业市场上品牌竞争和产品同质化的加大,很多的企业开始以“价格战”为利器,然而价格战并非企业获取市场的最佳手段,盲目地降价是很不理智的行为,低价虽说有较大的市场诱惑,但消费需求并非都在低价上,同样的低价也未必会对竞争对手造成杀伤力,如果不在同一个水平的竞争,低价就只会是企业毫无价值的竞争策略。下面就随2020广州设计周一起来了解一下家具行业的品牌竞争。
盈利模式的竞争
家具行业的发展在早期基本上都靠代理商个人在当地的自由化发展,品牌厂家对终端的营销规划并不严谨且支持力度不大。随着品牌竞争日益激烈,加上目前的中国教育系统里面并没有这个行业对口的专业,导致行业人才短缺,各品牌之间相互挖墙导致人才流动量大严重影响品牌的发展。人才竞争不仅仅是厂家面对的一个难题,终端代理商面对的这个问题将更加严峻,很多品牌在一个市场的发展有时候就因为一个核心人员的流失导致该品牌在当地市场一蹶不振永无出头之日。
#??#
渠道资源的竞争
家具行业发展到今天各品牌对终端的要求越来越高,店面从原来最初的百来平方到今天动则几百平方甚至上千平方都不足为奇,可见对经销商实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当下,一线品牌这两年的跑马圈地基本上都完成了品牌渠道的初步建立,但在这两年家具行业利润越来越低的局面下,投资这个行业的人似乎有所减少。因此,后进入该行业的家具品牌要发展,首先就面临着建立渠道这第一难题,企业如果没有渠道资源,发展将是天方夜谭。
培训系统的竞争
培训在当今家具行业的竞争中越来越重要。从招进来的员工及终端店面派到厂家培训的员工,从一个不了解行业到如何让其成为品牌的绝对忠诚员工,将考验家具品牌培训的核心竞争力。当下,绝大多数家具品牌培训只是仅仅注重销售培训,对设计、安装、服务培训并不是很关注。消费者在购买家具产品后,只有安装完之后才能直观的感受其产品,因此,家具企业老板一定要记住安装的好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品牌形象的好坏。
服务体系的建立
做好客户服务是大多数家具品牌每天都在不断呐喊的口号。然而,没有体系和系统的去做客情的维护,所有的口号那都是苍白无力的。服务在家具行业就是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家具它的弊端就是生产周期长,要想做好这个行业的服务唯有“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处理客户的问题。服务体系的建立是从目标客户--意向客户--准客户--成交客户--使用客户--老客户--忠诚客户整个客户链来建立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客户进行服务,让消费者无时无刻都被品牌的每一个细节所感动。
国内家具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绝不仅仅是简单的资金、产品等方面的竞争,人才、渠道、服务等方面的重要性逐步的凸显,企业只要抓住了这些的竞争点,才能增加赢得市场的机会。如果您对这个行业感兴趣,欢迎您来我们2020广州设计周,做更深入的了解!
来源:中华衣柜网
#??#
一个是大公司多,市场动作频繁,抢单热情始终保持在高位。
二是全渠道进军,工程、电商、经销商、家装公司、设计师等全覆盖,角逐在所有战场上演。
三是密集上市,补充了丰富的资金,有钱投入竞争。
其中,产品、营销的竞争表现更为突出,一是产品,既有材质、技术与工艺的升级,也有概念、销售方式上的变化。
重点围绕套餐、一站式全屋配齐、智能、无醛等方向展开,尤其是环保,长期以来都是主角,今年上升到无醛大战。
二是营销的角逐,在各条线全面厮杀,比如经销商争夺、工程渠道拼抢、电商渠道争流等。
无论是拥有上千经销商的一线品牌,还是紧随其后的二线企业,都在继续扩大渠道覆盖面,加密网点,下沉市场。
另一个现象是,精装房交付比例的提高,橱柜的配套高达98%;衣柜、玄关柜这些也被越来越多房企纳入配套范围。
不少有实力的定制家居企业,把大宗业务视为突破口,围绕房地产商展开工程订单的争夺。
这些都已经是比较普遍的竞争突围方式,都快成企业的标配,比如无醛这种环保优势,可能头部企业都会做成标配的品质,全线产品都无醛添加,百得胜、我乐、好莱客、欧派等都会这样去做。
广州国际设计周今天要讨论的三个方向,也有可能是定制家居未来的大希望所在。
为什么这么讲?因为消费者有需求,但目前大家都没有做好,这就意味着机会,只不过谁能抓住商机,还难说。
#??#
方向一:多品类集成
一些供应链能力比较强的公司,开始打造多品类集成方案,提供厨房、书房、卧室、客厅等场景定制方案,实现拎包入住。
据大材研究的梳理,这里面的集成,有几条路:
一是定制+成品配套的集成,定制重点是柜类,成品则包括了床、床垫、餐桌椅、书桌椅、沙发、窗帘等,各种成品家具与软装都能解决。
二是定制+家电+成品配套,这个集成的范围更大,会在第一种的基础上增加家电品类,普遍采取联盟的形式,比如跟某些家电品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拿到一些具备价格优势的专供产品。
三是定制+装修,与装修公司联盟,自己做定制,把定制产品融入到装修公司的解决方案里, 相互引流;也可能到装修公司的展厅里,开一块地方,或者在定制家居的展厅里,面向顾客提供定制+装修的服务。
也可能把装修公司发展成经销商,双方一起开发本地市场。其中,由装修公司提供硬装服务。
上述一站式全屋配齐的整体空间服务,配齐的程度会有所差别,但确实能满足某种繁荣的需求,那就是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省心省事省力。
方向二:智能定制
定制+智能的做法,也被视为破局的选项,有些定制家居企业,在产品上搭载智能技术,在功能上进行微改进,实现产品的智能化,衣柜可以语音操控开关门、自动杀菌消毒;橱柜可以配菜谱,也能杀菌消毒、智能升降等。
这类做法,对消费者是有吸引力的, 也被视为定制家居的下一块热土。
这种智能定制,能吸引那些对智能家居怀有较高期望的买家。毕竟智能家居的需求正在大量释放,多种智能产品卖得都不错,全屋智能也正在路上。
据广州国际设计周的观察,目前在探索智能定制的公司,有一些了,重点是在某些模块增加智能技术,比如百得胜的智能灯光系统,由3大板块11款产品组合,不同的灯用于柜体内部、贴于底板、夹在背板后部、磁吸安装、无缝嵌入等,在入户、客厅、厨房等场景都可使用,比如入户玄关柜上的点状灯、鞋柜下方的悬挂式感应灯带等。
金牌厨柜也是这方面的积极探索者,专门运营了一个智小金的品牌,做了不少智能产品,跟橱柜等产品形成智能厨房,比如语音操控厨电;部署AI智能技术,让厨电能够记住用户的使用习惯,当用户再次使用的时候,可以按用户之前的使用情况自动调节。
皮阿诺跟涂鸦智能合作,由后者提供技术支持,实现产品智能化。另外,成立了智能家居子公司,提供智能家居系统相关产品的设计、销售、安装的整体解决方案,目前已经展出了智慧家庭方案,与涂鸦智能体系里的产品实现联动。
另外,还有像我乐家居的第十代智慧厨房里,就已经配备了智能灯光系统。
尚品宅配第二代全屋定制里,也设计了智能家居的六大核心系统,包括智能门禁系统、智能照明系统、智能窗帘系统、智能厨卫系统、智能语音系统和智能安防系统。
广州国际设计周预计,在未来的时间里,将有更多定制企业在提供产品方案时,会将智能家居考虑进来,面向终端提供全屋智能定制方案。
方向三:高颜值
#??#
说起高颜值,其实这是一个比较模糊的说法,每个公司都在说自己的产品好看,符合业主的期望。
但事实上,很多展厅的样品确实好看,企业之间的差别并不是特别大,但搬到业主家里,并不能得到很高的颜值,满意度也就打了折扣。
大材研究认为,在高环保的基础上,实现高颜值,这依然有可能是定制家居非常有成长潜力的方向,很可能是消费趋势的一种主导力量。从目前多家机构的调研结果来看,确实存在颜值消费的偏好,差不多跟环保、功能是并驾齐驱的。
而且在实际经验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如果一套产品非常漂亮,营造的空间能产生足够的粘性,给人惊艳的感觉,再配上适合于目标顾客群的价格,那么,成交的可能性会增加几分。
这个颜值怎么理解?不能局限于企业自己强调设计、强调原创,而是要在设计师圈子里、在时尚达人的圈层里、在买家的评价里, 是不是能得到高颜值的认可。
要想实现这点,大材研究认为,一是要有漂亮的产品,更要帮客户打造漂亮的居住空间,让客户感受到,随时能体验到。
二是每个年度里,起码得有两轮重点新品的发布会,集中精力打造两三款惊艳的产品方案,围绕惊艳产品饱和攻击,提升市场影响力。
三是想办法在老客户里发展一批粉丝,让大家都来给好评。
以上是关于定制家居的介绍,您如果有兴趣深入了解定制家居,可以来广州国际设计周现场咨询详情。
来源:中华衣柜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