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服】,是与谢柯接触过的人的共识。谦逊温润,如沐春风,其人与其作划上了等号。“每个空间和人一样,都有自己的状态,我需要首先确定自己的状态是舒适的、是自由的,所呈现的空间才会是自由的,是如人般可以和时间一起成长沉淀的。”对于谢柯而言,这样的状态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需要在时光洪流中发现自己的热爱所在,并在日渐繁忙且嘈杂的世界中保持自我,扎根于当下的生活,深度思考当地文化与人文在新环境中的呈现方式。他认为,设计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是一种创造真实且有温度的空间的手段,空间状态的契合度是设计师应该关注的重点,设计手法或所谓的技术反而不在首位。
大理,不仅是谢柯的“第二个家”,也影响着他对生活的感知度。这座城市在逐渐成为知名旅游地后,依旧保持着【缓慢而平和】的内在力量,它总是能够在某一个安静的瞬间划过人们或急躁或忧虑的内心,慢慢与之对话安抚,让人们在这一刻关注当下和自己。“关注人物与生活”,是谢柯作品里传达的核心,与大刀阔斧的视觉创新不同,他更在意的是心理层面的体验;生活化的设计理念令其作品充满鲜明的个人特色,同时,也正是对生活化的具体个化,其空间的表达在共象之下叙述着一个个不同的温暖故事。

更多详细内容:大咖来了 | 谢柯:与真实相处,叙写当下的自然诗篇
大胆前瞻的思维脑洞,敢为人先的务实态度,坦率随性的自由之姿,使知名跨界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王开方像隐于广袤深空的一颗星星,即使是广大宇宙渺小的存在,却依然从广阔之中吸取能量,发散光芒,照亮一角。
在他的人生经历中,其各类领域的作品创作、个性彰显,均印证了他不断探寻、反思、再探寻的脚步。其影响力不止在于作品的视觉呈现,更来自他在艺术实践中注入的深刻而宏大的理想:以“进化中的东方宇宙观”结合哲学思考和科学方法,以艺术的方式探寻社会与文明的发展。

更多详细内容:大咖来了 | 王开方:设计是进化,是东方哲思与宇宙文明的对话
翻开付思量的履历,可谓是众人眼中的顶级学霸。以2003年重庆涪陵理科状元的佳绩入读清华建筑系,毕业后凭借丰厚的项目奖学金远赴美国学习。他于项目中开拓了眼界,决定报读哈佛的设计学硕士,继续探索着建筑的更多可能性。
于顶流学府走出,加之在美国纽约KPF、芝加哥SOM以及荷兰的OMA大都会等多间世界顶级设计公司的任职经历,每一步都在构筑着他跨国际、跨领域的多维设计观。师从雷姆库哈斯等设计大师,使其设计彰显反形式主义的态度,聚焦非刚需设计的价值——满足人的更高层次的生活追求。
建筑是感性生活的理性投射,付思量常感惋惜:过去地产时代的高速发展,无心却洗刷着原本属于一座城市的独属记忆,撕扯着城市延续性的脉络。他始终认为,珍贵的记忆与认同感是一座城市的灵魂,而在未来,他希望将更多元的设计手法,以绵薄之力守住城市建筑空间的有机成分。

更多详细内容:设计留学生 | 付思量:从清华到哈佛,用跨学科思维弱化设计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