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稳干练的举止,自然亲和的谈吐,与于振云的初次交谈仿佛在与一位许久未见的老友叙旧,从他的言语中你能充分感受到设计师思维逻辑的理性和清晰。大学就读于古都西安,毕业后便从事于设计行业,至今已有近十年的设计历练了。2015年他只身一人来到福州,开始独自探寻未来的道路,也正是这份果敢让他在设计领域开辟了一方属于自己的天地。
人口转变与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家庭户规模的缩减,意味着单身社会与独居时代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模式,快速发展的城市生活让「一人食,一人居」的生活状态备受年轻人的青睐。「小型居住空间将会成为未来住宅发展的趋势,相比于大型的商业空间设计,我个人比较喜欢小空间的设计,但相对来说小空间的设计也会存在着更多难点。」

更多详细内容:获奖者The Winner | 对话于振云:泰山不嫌细土,大海不择小流【获奖者第18期】
与蔡文卿这位设计大师的对话,绝对是先识其作,再解其人。访谈的场域担当,落在了其代表作“建业只有·剧场酒店”的肩上。这一人与人,人与空间的特别碰撞,让大师背后的故事发酵得格外深刻,且微妙。
师之大者,早已不再将视野囿于技法之间,他们更旨在向文化与历史的深度与高度去追寻设计的真谛,以空间传达人类在时间轴线上的传承与革新。我们致敬大师的点,因其开拓性和引领性,更敬仰他们将设计的内在性,升华至灵魂和精神的范畴。
蔡文卿的独特设计表达,恰在于此。文化与艺术在空间中的强烈表达,他专于室内设计30年,自然而然走向的独树一帜。他所经手的每一个空间,在视觉的呈现上可谓各有特色,但深究背后的底层逻辑,却有着一脉相承的通感。他擅长发掘每一个项目的在地性历史与文化特征,以此为原点,去分叉时间,讲述那些也许即将被遗忘的珍视。另一面显性的个人表达特征,则是文化挖掘之上,以当代艺术所幻化出来的风尚。在地性以时间与进化的双向轴线,一起交汇于当下空间中,其表可现,其理可溯。

更多详细内容:设计人物 | 致敬·蔡文卿:现代艺术构建空间文化的探路者
张颖,曾于美国哈佛大学就读建筑与城市设计并获得硕士学位,随后任职于纽约SOM、丹麦BIG等世界顶级建筑事务所,2016年归国后创立URO设计工作室,并带领团队斩获多项国际顶级设计大奖。
作为哈佛归国女性设计师,张颖练就了设计感性与理性部分的平衡。其作品既有女性特有的「柔软」与「灵动」,亦不失建筑逻辑的「框架」与「克制」。 曾在哈佛选修商业的经历,使张颖做设计时跳出设计局限,以多维视角解决项目诉求。
「项目定位本身是实验性探索的最好契机」她说道。 在谈及URO设计的未来发展,张颖坦言道:比起固定的方向规划,更应追踪时代发展的核心行业,找到对的方向,再注入精力耕耘很重要。

更多详细内容:设计留学生 | 张颖:在哈佛,我跳出了设计思维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