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9-12日,广州设计展即将隆重开幕,期待您的参观莅临。今天就由广州设计展小编为大家详细解说:无机涂料VS壁纸,无机涂料赢在哪?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对家居环境追求已经不只是“够住就行”,美观、色彩、功能性也逐渐被关注。在过去的几年里,壁纸因其精美的图案、丰富的色彩风靡一时,占据了室内墙面装修的龙头地位。但使用了三五年,发现壁纸虽然美观,实用性却差了点。发霉、翘边、起皮的问题层出不穷,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不好清洁和修补。
为了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新型涂料不断涌现。近两年因为疫情的影响,人们将关注点转移到了功能性、环保、抗菌涂料上面来,无机涂料备受追捧!无机涂料因其优异的特性在近两年可以说是风生水起,相比较于壁纸,无机涂料的优势愈发明显:
1、原材料对比
无机涂料是采用天然矿物质为原料,经过高温高压研磨制成的,无机涂料的基料材料直接取材于自然界,例如,硅溶胶,硅酸盐溶液等涂料基料,其主要原材料来源于石英质矿石,是自然界中最为丰富的材料。从地壳含量来讲,是地壳含量中排行第一、第二、第七的元素。
壁纸:世界上80%以上的产品都属于树脂类,面层用胶来构成,也叫高分子材料。
2、饰面效果对比
无机涂料:无机涂料附着力和弹性都比较适合做墙面装饰,而且饰面效果十分丰富,所做纹理及工艺可达上千种。
#??#
壁纸:壁纸问世以来都是以其饰面效果多样且大气著称的,因其符合各个人群的审美而倍受欢迎!通过对比,无机涂料的饰面效果并不输壁纸,追求时尚的小伙伴们可以考虑“入手”啦!
3、环保性能对比
在涂料领域,国际标准认定涂料中有机物的成分高于5%为有机涂料,低于5%则为无机涂料。而市面上的乳胶漆有机物含量在20%~30%。
无机涂料的原材料采用天然矿物质,经过高温高压研磨等工序制成的,本身不含有害物质,从源头上杜绝了甲醛、苯、VOC等有害物质的侵害,是符合绿色环保发展趋势的高科技产品。
壁纸:世界上80%以上的产品都属于树脂类,面层用胶来构成,涂料领域有一句俗语“无醛不成胶,无苯不成漆”,漆肯定是有VOC和游离甲醛的,从而造成室内污染!
《2019中国室内空气污染状况白皮书》显示,室内污染不合格率达74%,甲醛、VOC是头号破坏王,其中室内VOC最高超标记录为超过国家标准21倍。
4、防霉抗菌性能对比
无机涂料具有碱的特性(PH值在10.5以上)能杀灭菌类及苔藓孢子,及其透气性(类似人体皮肤水不能进而汗水可以排出来)能使建筑物保持干燥;因此不需要依赖防霉剂或防腐剂来抗拒霉菌及苔藓滋生,达到天然防潮、防霉的效果。
无机涂料是以国际最新研究领域水泥基无机水硬化物与天然植物胶粉为主的新一代内外墙涂料,同时采用了氧化改性水性矿物涂料,绿色环保,并具有广谱抗菌性,对多种细菌、霉菌2分钟抑菌率达到99.98%以上。壁纸是靠胶上墙的,而且本身含有胶类物质,胶是有机物,不仅不耐水,而且极易发霉,有机物是霉菌生长的“天堂”!
#??#
有数据显示,家庭霉菌在世界各国的80%以上的家庭都有不同程度地存在。我国因气候条件、建筑质量及家庭环境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家庭霉菌的污染状况要远远高于其他国家。
家里墙壁长霉的,罹患气喘病的几率是墙壁健康者的1.6倍;若家中父母若有过敏史,则罹病风险更达7.3倍,所以绝对不能忽视!
看完了以上的内容,想必您一定很想去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吧?请移步到广州设计展,广州设计展自创立起便专注于设计师群体的成长赋能和渠道价值开发,秉承“伙伴天下”的运营理念,历经十几年创新发展,目前已建立了遍布全球超过30个国家、200座城市的广州设计展合作伙伴联盟网络,发起举办了一系列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设计展会、权威奖项、专业论坛和游学活动,被公认为中国最具价值的设计产业资源运营平台。更多相关资讯信息,可前往广州设计周官网查看!
文章来源:无机涂料门户网
#??#
2021年12月9-12日,2021广州设计周即将隆重开幕,期待您的参观莅临。今天就由2021广州设计周小编为大家详细解读:市场“缺芯”,智能家居如何破局?
智能家居经过多年的布局,呈现出深入拓展的趋势,产品、渠道和供应链逐步健全,从而为智能化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摸着石头过河”是智能化发展不可避免遇到的问题,随着市场逐步扩大,消费人群基数增加,用户行为和习惯方式的改变,促使行业遇到更多不确定性,如何抓住市场用户,提供更满意的智能化单品和服务,是智能家居企业很重要的议题。
从2020年到2021年,“缺芯”似乎成为智能家居企业越来越关注到的话题。由于受到市场大环境影响,导致智能家居上游企业的供应链出现问题,进而对下游企业和消费者产生较大影响。本文将从多个的角度解读“缺芯”原因与企业的应对方式。
“缺芯”原因
1、智能单品成本提高
智能化产品在研发过程中,每年都在推陈出新,但随着物联网芯片价格逐步增加,导致应用到智能化单品中的产品价格会提升,市场用户为此付出的成本更高,不利于企业产品销售,同时,销售渠道成本的压力也会增加。
2、供应链延长,产品交付周期长
芯片是智能产品的核心零部件,特别是一些高度集成化的智能单品,它们对芯片的需求更高,缺货会导致企业供应链延长,不利于企业进行产品迭代升级,最终影响智能家居企业在行业的发展进度。
3、企业囤积芯片热潮兴起,行业举步维艰
#??#
芯片缺货是一个整体问题,多数企业会选择囤积芯片的方式解决,但归根结底,这种方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缺”的问题,反而会陷入越囤越缺的循环之中,导致整个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更艰难,不利于行业整体进步。
“缺芯”应对:构建更完善的生态链体系
1、机遇与挑战一直是并存的
缺芯的确会给企业、消费者和行业带来不利的影响,但如何去解决和面对这些难题,才是关键。缺芯是全社会问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可通过一些措施和管理方式,减缓缺芯带来的经营压力。
2、政府统筹兼顾,提升制造业水平
智能家居经过多年的深耕,供应链体系逐步完善,但在上游原材料供应链体系中,需要发展与芯片相关的产业,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不断培养创新型人才,建立健全工业互联网体系,为未来智能家居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优化智能产品设计方案和创新思路。
智能家居企业每年研发产品投入的成本较高,企业可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避免使用市场上严重缺货的智能家居相关元器件。同时,在产品创新思路上,结合用户需求,找出对应的解决方案。
4、开拓新渠道,保障生产和供应。
充足的原材料是企业生产的核心,智能化产品在研发过程中,企业需要开拓新的渠道,保障企业日常经营需求。同时,针对工业生产体系完善的智能家居企业,需要优化生产模式,提升产品生产效率,提供最好的智能产品。
#??#
5、企业互助,携手共进
“缺芯”不是一个短期问题,是全球供应链体系,以及各行各业对芯片市场需求持续加大的矛盾难题,智能家居行业受到的冲击力度较大,需要企业携手共渡难关。环境控制、智能安防、智慧社区、传感器和智能开关等细分领域的企业,协同配合,构建更完善的生态链体系,提升抵抗风险的能力。
看完了以上的内容,想必您一定很想去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吧?请移步到2021广州设计周,广州设计周自创立起便专注于设计师群体的成长赋能和渠道价值开发,秉承“伙伴天下”的运营理念,历经十几年创新发展,目前已建立了遍布全球超过30个国家、200座城市的广州设计周合作伙伴联盟网络,发起举办了一系列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设计展会、权威奖项、专业论坛和游学活动,被公认为中国最具价值的设计产业资源运营平台。更多相关资讯信息,可前往广州设计周官网查看!
文章来源:站长之家
#??#
广州设计周是中国第一个设计周,2006年在广州市人民政府主导下诞生,2007年即获IFI、ICSID、ICOGRADA国际三大设计组织联合认证,全球同步推广,发展至今已成长为亚洲首屈一指的设计产业盛会。今天就由广州设计周小编为大家解读智能家居市场的最新趋势。
消费者对智能家居设备需求强劲,使得近年来该市场呈现高速增长格局。尽管去年因受到疫情影响,市场有所下滑,但今年行业迎来回暖迹象。来自权威调研机构Strategy Analytics所发布的研究报告《2021年全球智能家居预测》预测,全球消费者在智能家居产品和服务上的支出将在2021年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达到1230亿美元,同比增长44%。未来几年继续保持强劲增长,预计到2025年,智能家居市场将增长至1730亿美元。
该报告还是显示,就区域市场来看,北美是最大市场,占智能家居所有消费支出的40%,其次是亚太地区占支出的29%,但在未来几年,亚太地区将成为最大的智能家居市场。
这主要在于我国具有用户规模庞大,以及居民收入日益提高等因素,在过去几年中,推动我国智能家居市场得到迅猛发展。由此也带来了亚太智能家居市场不断扩大。再结合权威调研机构IDC的数据显示:我国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在2020年达到2亿台,今年更是迎来强劲反弹。2021年第一季度,我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出货量为4,699万台,同比增长27.7%,预计全年出货量2.5亿台,同比增长21%。
通过机构报告显示出我国是全球最具潜力智能家居市场,蕴藏千亿市场机遇。只是这条赛道上也汇聚了众多重量级的玩家。且涵盖不同类型,既有手机厂商,也有互联网
#??#
厂商,还有传统家电、家居厂商,同时涌现出众多创新企业也在智能家居热潮下得到迅猛发展,行业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竞争形态。目前在该赛道上的核心赢家中,海尔智家、小米、美的集团、华为、百度、阿里等是最具影响力的巨头。
以上便是广州设计周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内容,如果大家对这方面比较感兴趣,2021年12月9-12日,可以到广州设计周参观交流。广州设计周将会为预计45W+泛设计行业人士带来一场青春实验,以更加积极高昂的姿态、更加燃烧、炸裂的视觉冲击来寻找青春的定义!更多相关资讯信息,可前往广州设计周官网查看!
文章来源:杨剑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