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耐用消费品,家电家具是承载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载体。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促进家电家具家装消费,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对淘汰旧家电家具并购买绿色智能家电、环保家具给予补贴。这无疑为家电家具消费送上了一份政策“大礼包”。下面就随广州设计周一起来了解一下。
(图片来源:拍信创意,侵删)
近几个月,广州设计周了解到,随着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国内消费市场呈现稳步复苏态势。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3%,其中,居住类商品销售增速加快,家电、家具零售额增速环比分别加快3.2和1.9个百分点。
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表示,汽车、家电等历来是消费市场的“大头”,也是在疫情中受冲击较大的领域,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的一批政策措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进一步促进消费回升和消费潜力释放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以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为代表的传统大家电,由于普及率相对较高,销售增速呈放缓趋势。而洗碗机、扫地机器人等新兴家电和智能家电受到消费者欢迎,成为家电消费领域的新增长点。”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副秘书长刘钊说。
王炳南告诉记者,为促进家电更新消费,商务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印发了相关方案,提出完善回收处理体系、促进家电更新消费等5方面13条具体举措。同时,指导各地开展家电消费节、家电惠民行动等线上线下促消费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施绿色智能家电补贴、开展家电以旧换新,促进家电消费。
#??#
稍稍留意家装市场你会发现,近几年“无醛”“健康”“节能”“环保”已经成为消费者最关注的“家装热词”。
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副总裁张贤表示,5G、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技术正加速普及应用于家居家装行业,中国的家居家装消费正从过去的“从无到有”变成“从有到优”,装配化、智能化、绿色化将是未来家居家装发展的新蓝海。面对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需要整个行业共同努力,不断优化供给侧产品结构,促进家装领域绿色消费。
近年来,随着农村物流等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下沉市场正在释放出巨大的消费潜力,如何更好地促进农村家电家具消费,激活广袤乡村蛰伏的潜能?
刘钊表示,部分农村地区仍存在水电气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的问题,限制了一些升级类家电的消费,建议进一步完善农村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完善废旧家电回收链条,对家电安全使用年限等内容加强宣传,引导鼓励消费者对废旧家电进行淘汰更换。
“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将利用系统经营服务网络,打造大宗消费品薄利多销、便捷回收、高效处理的全产业链条。力争在两年之内,处理废旧家电能力达到社会总量的1/3以上,帮助农村消费者解决大宗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后顾之忧。”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常务理事刘进喜说。
王炳南表示,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对淘汰旧家电家具并购买绿色智能家电、环保家具给予补贴。同时,支持生产流通企业、电商平台开展废旧家电家具回收,鼓励发展“互联网+废旧物资回收”等新模式,促进家电家具更新换代。如果想了解更多资讯,广州设计周欢迎您的到来。
来源:中华橱柜网
#??#
“中国设计选材金牌服务商”作为首个从设计师选材服务力的视角评选优质经销商的年度榜单,2020年历经4个多月的征集以及评选活动,近千家优秀经销代理商,因其高度的设计师服务专业性和全面多方位的服务环节,荣膺“中国设计选材金牌服务商(2020-2021)”殊荣。
随着我国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服务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但不少老年人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在出行、就医、消费等日常生活中遇到了一些“难题”。
11月21日,湖北广水94岁的老奶奶行动不便,为了社保卡激活,被人“抬到”银行进行人脸识别,在网络上引发热议;11月23日,湖北宜昌一老人冒雨用现金交医保被拒,工作人员告诉老人“不收现金,要么告诉亲戚,要么你自己在手机上支付”,此事接连上热搜,引起社会关注……
01、国家出手破除老年人智能鸿沟
针对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遇到的问题,国家出手破除老年人智能鸿沟,11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就进一步推动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作出部署。
《实施方案》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出行、就医、消费、文娱、办事等7类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提出了在各类日常生活场景中,必须保留老年人熟悉的传统服务方式;不得将‘健康码’作为人员通行的唯一凭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现金;设置必要的线下办事渠道;开发设计适老智能应用,为老年人社交娱乐提供便利等20条具体举措要求。
#??#
02
万亿级蓝海市场,
智能家居发展需立足于“适老性”
人口老龄化是国内社会没有逃开的局面,老年人口数量“强壮”增长,尤其是最近几年。到2025年,我国的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三亿,2030年我国养老产业规模也有望超过二十万亿元。老年人的消费潜力不容小觑,面对万亿级蓝海市场,智能家居企业也十分关注中老年市场。
设计周了解到,老年人虽然数量巨大,对现在的智能家居接受度却很低。这并不是老年人不接受智能产品,而是太过聪明的功能成了他们使用的障碍。但随着老年人逐渐弱化的生活能力,其更需要智能家居的辅助,尤其是适合他们使用的产品。
同时,国家政策也支持企业研发“适老性”产品,除了上述《实施方案》外,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关于推进信息无障碍的指导意见》,已经引发社会对智慧养老,以及依托科技创新助力养老健康服务产业发展的关注。
因此,设计周认为,智能家居企业在建设发展时也需立足于“适老性”特性去研发产品,需注重老年群体的用户体验以及安全保证。
03
如何实现智能家居“适老性”改造
从老人需求出发,分级分类改造
从老人需求出发,实行差异化的住宅适老化,“一户一设计”。我国《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将老年人分为自理老人、介助老人和介护老人,这三类老人有不同的需求。自理老人主要以预防为主,在改造时要注意培养老人自主生活的能力,进行适度适老化,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介助老人需要安全的助力,帮助其实现自理生活,恢复尊严;介护的老人需要更高程度的适老化环境。
培育多方主体,借力社会资本
面对日益增长的居家养老需求,仅靠相关部门单方面的推动所能实现的成效非常有限。在行业初期,具体的实践路径还不够成熟,跨界的合作也不够深入。
以适老化改造来说,该领域涉及老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大可跳出传统思维限制,将更多的市场主体考虑在内,从适老化家具配置过渡到适老化环境的营造,从注重功能效用过渡到考虑整体的效果呈现等。
发展市场产业链,实现全流程标准化
虽然适老化改造在当前仍处于市场初期,据相关研究机构预测,适老化改造的市场规模达万亿级,全流程的标准化至关重要。客户服务、运营、业务合作、标准认定、人才培养等方面是一个整合产业链,这就需要政府及有关权威人士在标准认定方面建立起相应的行业标准,促进行业合规、理性发展,提升合作沟通的效率。
深耕科技,将适老化与信息化、智能化结合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智慧养老产品嵌入老年人的居家生活环境中,小到感应灯,智能拐杖、紧急呼救器,大到智慧信息平台,均可服务于改善老人社区居家生活品质。
#??#
信息化、智能化可以带来更高的效率,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服务。适老化设计并不只是做加法,同样也要学会做减法,正如在业界推崇“适老化”的同时,也有人提出“去适老化”。
“去适老化”不是说要将适老产品去除掉,而是主张“隐性适老”,多用科技产品一键式解决那些需要动用极大工程量的问题。
以上是设计周关于智能家居的资讯,如果想更深入了解,那就来设计周展会现场吧。
来源:中华顶墙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