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改革要么改行,卖场转型迫在眉睫?在建材家居行业高速发展的30多年里,似乎没有哪个时代像现在这样,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局。下面就随2020广州设计周一起来看看吧。
—1—
销售终归还是会
回到终端实体店的
看到这句话,我相信很多只想待在门店的经销商估计很会高兴。但别急,我们把这个问题分析清楚再下结论。
终端客流量越来越少的环境下,各种营销方法与引流渠道层出不穷。给大家的错觉就是只要把营销花样玩好,门店其实都不重要了。
在这里我最想说明的是,你现在生意不好真的不是门店的错,就像你肚子痛了不能说是有了肚子才引起的。是因为以前门店承担了生意的所有功能:引流、销售、体验、服务。而现在引流工作有一部开始分流到更前置的环节而已。
当然有的人会说,你看现在很多生意都在门店之外就成交了,但认真分析,那是以前外围渠道成交的太少了,以至于渠道成交稍微增长就觉得很多一样。
看到这里,是不是有人会想,那我以后是不是不用再考虑外围渠道了。这是个很不客观的想法。顾客的销售成交回归门店,和在门店等可是差别很大。最主要的区别是,现在的成交逻辑发生了变化。
以前的成交逻辑:顾客自己到门店-被引导-体验-被营销-成交。
现在的成交逻辑:精准渠道推广-精准渠道引导-顾客被邀请到门店-体验-成交。
大多数人走了两个极端:以前是把所有的功能都放在门店,现在做渠道了就想把所有的功能都放在渠道。
但我们要知道的是,顾客越来越精明,他们不会因为一个因素而选择你的产品,会综合考虑很多因素。我们要做的是,把顾客需要考虑的每个环节,都尽可能做到位,这样成交比例就会高很多。
就像我们公司做拎包一样,以前一个楼盘可以做别人一个门店一年的业绩,我们也会忽略门店的重要性。当后面这种销售模式越来越普及的时候,顾客慢慢地不会在短平快的封闭状态下成交,也就需要门店做为后台,做长期的转化。
#??#
(图片来源:家居市场-公众号,侵删)
—2—
卖场不应该只是地主,
更应该是个引流与服务的平台
说这个主题不是说卖场原来的模式有问题,过去的行业发展形势就需要那样的模式。这个模式也是一路发展过来的。
记得十几年前,大多数城市连一个正规的卖家居的场地都没有,全是零零散散的小店在街边,后面形成了建材一条街,再后面才有了正规的家居卖场。这已经为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其实当初的很多家居品牌就是靠正规卖场的背书,把店开在卖场的黄金位置发展起来的。
所以,当行业发展到另一个高度,我们没必要去嘲笑过去,就像我们不能去嘲笑我们年轻时的幼稚一样。当然,现在依然保持着过去的幼稚,那就应该被遗弃了。
现在的卖场之所以客流变少,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更多的服务被前置了,很多渠道商,开始用前置的服务提前接触客户,把门店转移战场,因为有了前置服务的精准引流,也能把客户带到他们想带的地方去。
这个现象一出现,很多人就开始质疑卖场存在的必要性。
卖场是一定有必要存在的,但没有鲜明定位标签的卖场是一定会被淘汰的。以前那种靠搞一片地、圈一帮商户的做法会活得越来越难,直至被淘汰。
#??#
什么是卖场鲜明的标签呢?
其实这就是卖场品牌定位的问题。
比如,顾客想买当地性价比最高的产品应该去哪个卖场?顾客想买当地最高端的产品应该去哪个卖场?顾客想买最省心服务最好的产品应该去哪个卖场?
这个标签明确了,就要在当地很鲜明地推广出去。有的人说了,我想让全城的顾客都到我这个卖场来,这个问题我觉得想多了。除非你当地城市就没什么人和你竞争,就你实力最大你想横着走路,不然不太现实。
其实一个行业越成熟,会有两个极端:一个是巨头垄断,一个是细分极致。
做好卖场定位后,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做好份内工作。以前的卖场只提供场地,其它的基本是副业。现在卖场的份内工作就是:集中引流、品类优化、服务协调。
2020广州设计周认为,集中引流是为了解决单个商户引流成本高的问题。单个商户的成本不光是支付的推广费用,单品商户花钱做的推广,会承担单值低带来的转化成本。
如果由卖场集中引流就可以在各个商户间进行合理的成本转化。这和淘宝、京东是一个道理。这些线上平台最大的功能就是引流,商户也是看中流量才进驻的。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说的引流不仅仅是到外面打一个广告而已,比如卖场想推广,就是做广告也要有针对性的主题与内容。这个问题对于一些大商来说还能自己做,对于很多中小商户基本没有能力做,那么卖场就要参与这里面的策划与执行,安排商户去做。
特别是一些卖场想以拎包或整装为主题,那么在设计营销环节,就要整合资源与团队进行操作,商户作为产品与服务商对接是最好的。
关于品类优化也是个很头痛的问题,如果这个卖场好招商的话还好说,只要自己思路清晰就可以。
如果不好招商,那么谁都可以进来,进来后由于品类规划不合理,又导致商户内部恶性竞争。
实在不好招商,干脆就把品类做精,提高招商门槛,带着一帮有想法愿意跟着干的人把一种模式打通。只要打通一种模式,整个卖场就会良性循环。
很多人看到别的卖场转型成功或不成功都是表面的,有些卖场某些模式转型不成功,其实是运作出了问题,并不一定是模式出了问题(当然有的就是模式出了问题)。
就我所经历的来看,卖场转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自己的团队与内部机制不适应介入运营管理环节。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商户本来就是很被动的,这里就有必要抓住核心商户来带动,很多时候有用的人不需要多。
—3—
卖场实质上就是一个
拎包、整装的采购平台
由于最近几年拎包与整装的概念比较流行,也出现了很多吃螃蟹的人。
虽然有人起有人落,但不可否认,拎包与整装这种服务模式是个趋势。问题就出在大家的认知不一样,如果真把拎包与整装这个模式干下来,就等于你把整个家居行业的事都做完了。可想而知这个有多难,所以单个企业或经销商做这种模式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很正常的。
#??#
拎包与整装,不是一种销售模式、也不是一种产品模式,而是一种服务模式。这种模式的实现有两个前提:一个是能实现与产品配套的设计服务,一个是设计方案的产品落地能力。
无论哪一个企业或大商来做这个模式,最多也是做拎包或整装的某种服务或品类,但客户的需求是多样的变化的,这个不变应不了这个万变。所以就需要行业的分工明确。
卖场可以做拎包与整装的引流、采购、服务监督平台,然后由各个商家进行产品与服务的落地。
这应该是未来全案服务比较理想的一种方式。也就是说,客户进到卖场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合并同类项,并不是由商家来强行植入。
借用一句话作为结语:没有成功的卖场、只有时代的卖场。在此祝愿全国的家居卖场转型成功、生意兴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家居资讯,马上来2020广州设计周看看吧。
来源:中华顶墙网
#??#
越南通讯社2020年11月18日援引越南木材和林产品协会发自河内的报道,称尽管由于新冠肺炎大流行造成本年度(2020年)的困难,但全国木材业似乎有望实现其120亿美元的出口额目标,一些木材加工企业的订单太多,而工人短缺,因此无法完成目标。下面就随2020年广州设计展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图片来源:拍信创意,侵删)
近年来,越南木材行业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但这种新冠肺炎大流行在2020年第二季度造成了负增长。从4月到6月,越南向主要市场(如美国,中国,大韩民国,日本和欧盟)的木材产品出口急剧下降,由于缺少订单、材料和资金,许多工厂不得不暂时关闭。不过,到了7月,北半球新冠肺炎疫情出现缓解或基本得到控制,各国便开始恢复生产。木材企业恢复生产的恢复导致对木制家具的需求大幅增加。当地生产者的努力取得了积极成果,8月份,越南木材和非木材产品的出口额达到10亿美元。在今年的前10个月,越南木材产品出口达到9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4%。
越南木材和林产品协会执行官杜春立表示,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市场面临波动,但是国内木材生产商并未等待客户,而是寻求新的销售渠道。
#??#
西贡手工艺品和木材工业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阮昌福表示,由于在疫情期间停止了展览和交易会,该协会寻求在线订购和数字化展览。
阮昌福表示,技术带来了机遇,但管理需要时间。非接触式经济创造了低成本的接触机会,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户,并将其转变为可促进业务运营的项目。
平阳家具协会会长田光协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已对包括木材行业在内的所有行业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当地企业没有为这种情况做好准备,在2020年前两个季度,木材行业的大多数公司都面临困难。肺炎疫情使人们呆在家里,对家用家具的需求增加了,在线购物的顾客数量也增加了。这导致木材生产商通过全球在线销售渠道,如阿里巴巴和亚马逊促进在线连接。平阳家具协会(BIFA)与这些电商平台在越南的代表处签署了协议,以促进在线销售。
国外市场也增加了采购,一些进口商将采购从中国市场转移到了越南。这些因素已帮助越南的木制家具出口市场几乎完全恢复,有些工厂甚至没有接受新订单的能力。家具制造业的许多公司都在努力招募更多的工人来及时生产,以确保出口订单再次增加。
2020年广州设计展了解到,在新冠疫情高峰期间,越南政府的政策为木材行业提供了及时的支持,因而业务得以迅速复苏。但其(COVID-19)影响表明,越南当前的木制家具出口供应链状况不佳,这取决于进口原材料。但是,它们很快联系在一起,从而**限度地减少了来自外部的依赖。从那时起,企业开始提供诸如厨柜和浴室柜之类的产品,这为越南公司带来了突破。早期,出口木制家具主要是户外家具。现在,企业已经将厨柜,浴室柜和装饰板等产品确定为重要产品。2020年的前9个月,仅厨柜和浴室柜的出口额就接近10亿美元,比2019年同期增长了80%以上。
以上是2020年广州设计展为您带来的木材行业的相关资讯,希望对您了解木材市场有所帮助。
来源:中华地板网
#??#
家具业的外销出现了出人意料的好形势,这从海关的统计数据和三季度外贸家具企业的财务报告中都有清晰的显示。
家具内销市场的形势如何?何时才能有实质性的好转?这是人们当前关心的两大问题。广州国际设计周就为您讲一讲。
1.内销形势正在逐步好转
1至3月,是疫情影响较严重的时期,家具内销市场损失惨重。
4月,限额以上家具销售企业销售额同比去年4月下降5.4%;至10月,国内市场家具销售额同比增长1.3%。
这7个月间,市场经历了什么?
既有5月的欣喜,家具人以为迎来了“报复性反弹”,又有6月的市场降温,更有7月与8月的市场遇冷,以及9月的市场反弹,终至10月的再次恢复性增长。
以下广州国际设计周表格清晰地记录了今年内销市场的跌宕起伏。
#??#
限额以上家具企业销售额增长情况表:
(图片来源:九正建材网,侵删)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以上表格我们可以看出,因为疫情压抑的报复性消费确曾到来,但是消费反弹力度有限,持续时间仅限5月一个月。之后的6、7、8、9四个月,市场仍然经受到疫情的后续影响,其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人们收入下降,消费能力下降,而导致家具消费额下降。
2.十月的正增长能否延续?
数据显示,9月,家具销售同比去年9月仅下降了0.6%,几乎持平,10月家具销售出现年内第二次正增长,虽然正增长的幅度不如5月的大,但是10月的正增长看上去是可持续的。
较重要的原因,10月的正增长不是因为前几个月的消费压抑而导致的恢复性反弹,而是在持续消费基础上的正常反弹,显示市场消费能力的增强。
另外,从其它行业的消费情况看,10月,餐饮收入年内首次实现正增长,为增长0.8%。从市场情况看,各地餐饮店挤满食客,有报道称,餐饮业员工工资大幅提高,仍然难以招够人手,这一盛况显示,人们的消费热情高涨,手头再次宽裕起来。
10月,饮料、烟酒、化妆品、金银珠宝、日用品的消费同比增长都在10%以上,**低增长11.7%,**高增长18.3%。相比之下,家具消费同比增长1.3%显得微不足道。
与其它行业的消费比较,家具业还有着较大的增长空间。
3.第四季度是家具消费旺季
第四季度历来是家具消费旺季,不排除10月的家具消费增长有市场固有规律的作用。
11月有电商大促,12月还有一次电商大促。网上平台的促销,不仅会带动线上销售,线下销售现在也会借线上销售之势而动,况且不少家居卖场都主动接入电商销售平台,加之短视频促销几成常规销售手段。线上销售与线下销售的融合,正在成为现实。
第四季度强大的市场促销浪潮,加之消费者的刚性消费需求,都有可能为今年第四季度的家具消费增长打下基础。
对于很多企业,今年第四季度的销售情况意义重大。
#??#
从上市公司今年三季度的财务报告看,一些企业直到第三季度,整体盈利不多,盈利额在1亿元以内有9家之多,有两家上市家具公司亏损。
第四季度,家具上市公司的扭亏,以及增加盈利,对于投资者明年的投资行为影响巨大。相信各家企业都会使出浑身解数,激战今年剩下的一个多月。
今年家具市场经历了残酷的洗礼。疫情突发之后,家具业显示了空前的团结,也显示了空前的创造力。
市场在5月的强势反弹,一度引发了行业热情,激发了人们的市场信心。尽管之后家具消费没有能够延续反弹势头,但是市场在积蓄力量时期,很多家具企业还是取得了不错的市场业绩,家具行业没有出现大的混乱。这充分显示了行业的成熟与抗打击能力。
今年外贸企业反转的速度较快,外贸企业挤压国内市场的力度小了很多,为内销市场的恢复腾出了发展空间。
随着经济形势的进一步好转,国家减税降费政策的长期利好,国民收入在今后的增长可期,国内家具市场的长期向好是可以保障的。如果还想了解更多家具资讯,欢迎来广州国际设计周了解更多详情。
来源:中华顶墙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