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家居行业受到疫情猛烈冲击,不过,大宗业务“一枝独秀”,成为家居上市公司上半年的强劲增长引擎。
2020广州设计周发现,在9家家居上市公司中,志邦家居、金牌橱柜、皮阿诺上半年大宗业务收入表现突出,分别占其总营收的27.53%、29.07%、54.28%,三家企业大宗业务平均贡献营收占比超三成。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定制家居头部企业加深与房企合作,包括世贸与红星美凯龙、碧桂园与蒙娜丽莎、帝欧家居等。
从行业来看,定制家居大宗业务伴随着房地产精装修增速发展,近两年各大企业加速了工程赛道,重启地产业务后,定制家居企业大宗业务实现加速发展。
业内人士预计,随着与房企的深度合作,行业间加速融合,定制家居B端市场将加速发展。
业绩分化明显,大宗业务成增长引擎
2020年半年报收官,从已发布的业绩看,受到疫情影响,上半年家居企业整体业绩受到较大影响。但大宗业务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2020广州设计周了解到,具体来看,一季度9家定制家居上市企业营业收入之和同比下滑34.61%。二季度,经济稳步恢复,随着竣工及住房成交数据的逐渐好转,前期被压制的家具消费需求陆续得到释放,行业经营压力有所缓解。
#??#
上半年,9家上市公司中,志邦家居、金牌橱柜、我乐家居等营收实现同比增长。其中,二季度,欧派家居实现营收35.36亿元,同比增长6.91%;志邦家居实现营收8.98亿元,同比增长22.22%;金牌橱柜实现营收5.61亿元,同比增长10.69%;我乐家居实现营收3.43亿元,同比增长0.59%;顶固集创实现营收2.6亿元,同比增长11.48%。
从净利看,上半年仅我乐家居实现同比正增长,其他均为负增长。细看财报发现,主要系上半年我乐家居通过持续扩大与恒大、融创、金茂、华夏幸福、金科等国内大型地产公司的合作体量,2020年上半年工程收入同比增长84.0%至1.63亿元,近两年平均增速达160.8%。
此外,志邦家居、金牌橱柜、皮阿诺上半年大宗收入也表现突出,分别实现营收3.37亿元、2.41亿元、2.7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9.27%、39.46%、322.3%,分别占其总营收的27.53%、29.07%、54.28%,三家企业大宗收入平均贡献营收占比36.96%。
不难看出,与房企的深度合作,大宗业务不约而同成为各家公司上半年的强劲增长引擎。
志邦家居表示,公司大力拓展优质战略合作地产客户,通过改善客户结构,经营质量不断提升,促进了订单收入的高速增长。截至2020年6月30日,百强地产客户占比已达30%以上。
金牌厨柜表示,与38家百强地产企业签订战略集采协议,同时加强衣柜、木门等品类在精装市场的拓展,大宗业务保持高速增长。
上半年皮阿诺积极调整业务结构,加码大宗工程业务,二季度以来,随着下游地产商精装修项目的推动,皮阿诺二季度大宗业务实现快速增长,单二季度大宗业务销售额1.59亿元,同比增长16.41%,接单同比增长20.47%。
索菲亚上半年大宗业务渠道出货金额同比上年增长39.85%。下半年收入结转后有望兑现至报表端,索菲亚大宗业务借助衣柜类产品早前与大型地产的深度合作,也在积极开拓橱柜、木门品类的B端项目开发,上半年橱柜、木门类产品在工程渠道出货额同比上年有较快增长。
与房企深度捆绑,加速B端市场发展
从头部企业的规划来看,大宗业务无疑将会是家居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部分。
定制家居行业大宗业务拓展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公司直营模式,由定制企业与房地产商签订合同,定制企业直接提供设计、运输、安装和售后等具体服务。二是代理模式,代理模式中一是由定制企业与房地产商签订合同,定制企业供货,由代理商提供相关服务;另一种是由定制企业供货,代理商与房地产商签订合同及后续服务。以志邦家居为例,大宗业务代理模式占比较高,由代理商签约,代理商履约的业务占比约22%,以公司名义签约销售并委托代理商提供服务的占42%,公司自营占36%。
这也意味着,企业将承受大宗业务带来的应收账款压力。从行业看,有企业采用针对房地产商分阶段收款和工程代理商先付款后生产相结合的结算方式,从而造成应收账款回款压力较大。
不过,一些上市公司采用代理等模式,坏账风险相对较低。例如欧派家居,公司采用经销商支付保证金的方式,在安排大宗客户业务订单生产时实际已收到全额货款,相关应收账款基本不存在坏账损失风险,比值维持在10%-12%之间。金牌厨柜采用融资担保和分阶段付款模式,2019年新增应收账款占大宗业务收入比例较低,在3%-14%之间。欧派家居和金牌厨柜应收账款回款能力较强。
#??#
业内人士认为,代理模式能一定程度降低坏账风险,与经销商合作也有利于提升中标率及更好的售后服务,未来定制企业大宗代理商业模式将会逐渐增多。
欧派在中报中也提到,上半年进一步加大抢占百强房企份额,和多家百强地产商达成产品联合开发标准制定,并表示随着地产行业销售红利,家居行业产生变革,大宗渠道处于行业发展风口。
自2016年开始,中央及各地政府积极推动住宅全装修政策,精装修市场连续实现高速增长。今年以来,各大头部企业纷纷加大工程渠道的布局力度,定制家居龙头也加速加深与房企合作。
今年4月,世茂和家居卖场红星美凯龙达成协议成立合资公司,打通从新房批量家装、交付定制装修、二手房翻新等全周期服务,形成融合地产+家装+社区服务的新布局。
碧桂园以15亿元,先后入股蒙拉丽莎、帝欧家居、惠达卫浴,被认为是房企深度参与家居、家装企业的标志性事件。
长城证券认为,产业链合作日趋紧密,2B业务绑定地产龙头集中度有望持续提升。家居建材上市企业和地产企业的绑定,标志着在精装房持续渗透的背景下,龙头地产商与家居建材企业的合作正不断深化,绑定龙头房企的家居建材企业有望受益于地产行业集中度提升,获得更大市场份额。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B端产品型号规格一致,一次性批量化生产,定制家居企业与房地产开发商子公司合作,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建设厂房、展厅及家居产品生产线,产能主要供应给地产商旗下的精装楼盘和区域内经销商,同等条件下,地产商采购、销售体系优先采购合资公司生产的产品。
相比零售市场,精装市场集中度更高。定制家居头部企业更容易成为B端客户核心供应商。伴随着与房企的深度合作,核心供应商的合作持续性增强,将进一步加强企业与客户的黏性,加速B端市场发展。
以上就是2020广州设计周为您带来的精彩内容,如果您想做更深入的了解,欢迎来到我们的展会做更详细参考。
来源:中华衣柜网
#??#
在5G网络服务大规模普及应用之前,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我们可以讨论5G的未来含义,以及一旦广泛使用后5G如何改善设备功能。
5G的影响在于可以通过基于云的系统在智能家居设备之间传输的数据量增加。通过利用云的海量计算能力及其处理更大容量数据的能力,人们可以接收更深入的分析,这些分析可以通过使智能家居设备更快、更智能来改善智能家居设备。下面就和广州设计展看一下5G能否推动智能家居市场创新?
那么,5G会促进智能家居市场的创新吗?
当前的智能家居视频监控系统可以显示使用5G进行创新的示例。当前的产品允许您使用运动检测等功能。就目前而言,这是一种监视的基本形式,它监视图像的变化并在发生异常情况时通知所有者。
一旦5G发挥作用,捕获的视频数据就可以发送到云中,进行更详细的分析,并且可以使系统推断出该运动是来自人类,物体还是动物。面部识别也可以在这里发挥作用,在向警察报告事件时提供更无缝的服务。
同样,人们可以使用家庭中各种设备的数据来加强安全措施。与存在或热探测器结合使用的摄像机可以通过为“更大的画面”提供更多的数据点来进行操作,从而消除小错误-合并使用所有智能设备。
#??#
广州设计展认为,人们不能仅仅依靠智能设备它们做出决策,但是可以做的就是改善设备处理,以便在人们介入时,已经掌握了所有必要的信息,可以评估适当的行动呼吁。
5G将让房主在房屋内做什么?
目前,使用4G的智能家居采用整合Wi-Fi、蓝牙和其他网络协议的方式以分散的方式运行。与4G不同,5G将与低功耗设备一起使用,使其可用于更广泛的连接产品。这意味着人们将能够连接所有设备,以允许所有设备之间进行集成通信。
例如,冰箱和其他厨房电器可以连接在一起,与家庭系统一起协同工作,以创建一个完全自动化的家庭。如果冰箱已连接互联网,则如果断电,你可能会收到通知,但是由于家里的其他所有设备也都已连接,因此你可以立即确定是电源故障还是产品故障。更快的连接性意味着用户可以快速利用其智能设备提供的数据,例如可以监控水位并允许进行行为更改以限制用水的用水传感器。
车辆同样适用。未来的汽车将是自动驾驶的,并包括一个集成的行车记录仪,然后可以将其连接到你的安全系统,以在房屋外围提供现场增强的安全性,在潜在的入侵者到达前门时提醒你。如果想了解更多家居资讯,马上来广州设计展来看看吧。
来源:中华衣柜网
#??#
关于家居行业会不会诞生消费者品牌,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我想从我的角度聊聊。
聊这个话题之前,我先讲一个小故事。前段时间我父母来广州,他们在超市买了一堆我完全没有听过名字的产品,包括洗发水、纸巾、酸奶等,我“吓”得都不敢用。
后来我专程陪他们去了一趟超市,告诉他们哪个类目、哪个品牌比较好,滔滔不绝地讲了一个多小时。我父母惊叹,我怎么能记住这么多品牌。我也猛然发现,这上百个品牌就这么扎根在我脑海里了。
现代都市人,基本养成了先选品牌后看商品的购物习惯,因为记住品牌可以大大地提高我们决策效率,降低试错成本。那么,我们为什么记不住家居品牌呢?
有人驳斥说,“这是因为家居消费低频、低关注。汽车行业虽然也低频,但关注度却很高,所以大家都能记住汽车品牌。”
那么,空调和冰箱怎么解释呢?空调也属于低频低关注,但大家都记住了美的和格力。抽油烟机也算低频低关注,但大家记住了方太和老板。用低频和低关注度来解释,显然是解释不通的。
本质上,消费者品牌即是“大众品牌”,拥有较高的国民认知度。家居行业中,某品牌较为接近消费者品牌的概念,但严格来说宜家并不算“家居品牌”。因此,家居行业还没有大批量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消费者品牌,但可以看到的是,家居品牌正在向消费者品牌冲刺中。那么,为什么没有大批量地诞生消费者品牌呢?答案是——生意太好做了,下面就和广州设计周一起来看看。
#??#
家居「主战场」的三次跃迁
回顾中国家居行业过去二十年的发展,我们发现「主战场」发生了三次跃迁:2000至2010年是「制造时代」,主战场在生产制造;2010至2020年属于「渠道时代」,主战场从制造转移到渠道;2020年的分水岭后,行业全面进入消费者品牌时代,用品牌抢占用户心智将会是主战场。
1、制造时代
2000至2010年,房地产与人口红利下的家居制造业蓬勃发展,企业的第一要义是生产制造,十年利好,地产红利直接带动了珠三角与长三角地区家居产业链的崛起,只要产品生产出来了就不愁卖,大批的家居制造品牌如雨后春笋般诞生,行业产能不断扩张,整体增速驶入快车道。
2、渠道时代
第一波地产红利后,时间到了2010年,家居品牌的主战场从“制造”转移到了“渠道”,品牌在终端扩张与渠道下沉的赛道上拼着时速。这十年,家居行业打起的渠道之战日趋激烈,你铺10家店,我就铺100家店,你还在盯一二线城市,我已经下沉到三四线市场了。
在下沉市场这一点上,九牧就跑得比别人快。前几天,我跟九牧的林总交流,我说,九牧的成功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当年先发制人破了5000家门店,让同行难以望其项背。
同样,扎实的渠道基础也让欧派的优势延续至今日。欧派、索菲亚等品牌在门店下沉上已经耕耘至县城。虽然这几年特色中小品牌不断崛起,但与沉淀了十几年时间的家居品牌相比,他们还是差些火候。
简而言之,在这一期间还是以渠道为王,讲究一个“多”和“快”。
3、消费者品牌时代
在渠道鏖战之后,家居行业迎来了第三阶段——消费者品牌时代。在这个时代,渠道攻势不再无往不利,传统卖场等渠道流量式微。像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有的家居卖场一天的人流量居然不到200人,根本无法满足几百家商户需求。
那么,线下流量都去哪儿了呢?看看广州设计周的介绍。
有人说,是房地产搞拎包入住抢去了流量,所以家居品牌的拎包入住风越吹越烈。但现实是,样板间看的人并不多,很多时候还得靠中介引流,现场成交的效率也并不高,因为样板间里产品的选择有限。
有人说,是家装公司截流。但现实是,装修公司这一群体大部分是由工人组成,工人可以自主推荐一些产品。但这一部分能抢走多少流量呢?微乎其微。因为充分个性化的,带有品位性、搭配性的家居产品装修公司是推荐不了的。
还有人说,是设计师截流。但真实情况是,在中国只有高端用户是专门请设计师的,且较为集中于北上广深一类的发达城市,其余用户依然是在凭感觉选家居。设计师带货当然可以带来一定的流量,但目前还不是主流。
而我们做了大量用户调研后发现,85后的消费决策路径发生了变化,买房之后,这批消费者不再是第一时间逛卖场,而是打开手机,线上看风格、查知识、看口碑等内容,「线上决策、线下交易」成为了这届年轻人的决策路径。
随着内容成为了品牌搏击的主战场,基于内容的重要性,家居行业进入了媒体时代。
#??#
在十年媒体阶段,媒体业态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格力和美的等头部品牌斥巨资在电视台等大型广告窗口便能打出一片天。“好空调 格力造”、“买变频,选美的”......格力和美的在渠道时代便率先成为了消费者品牌中的标王。我认为,这是1.0时代。
随着传统媒体广告逐渐失效,内容时代正式进入2.0阶段。从此转向以内容为王,每个人都是信息的释放者,每个人也都是信息的采集者。今天,你再在电视上砸1个亿、再去开一千家店都已经不管用了,深耕内容才有可能抢占用户心智。
2020年后,通过内容沉淀口碑,成为了企业抢占心智与流量的“利器“。你不掌握,你的竞争对手掌握了,你的局面就会变得很被动。
内容口碑造就消费者品牌
最近刷屏的完美日记战场是KOL,格力、美的的战场也早已不是央视的广告位,他们的征途变成了“双微一抖”,抖音上有多少大V资源?甚至董明珠也开始以自己的名义建设公众号,小米、特斯拉、戴森都为自己输出内容找准了标签,内容沉淀成为关键。
而回看家居行业,尚品宅配的崛起具有参考意义,在了解它的营销思路后,大家或许会多一些思考。
某品牌的战略围绕内容发生了多次调整:以平台为媒介,输出内容,拉动销量。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和索菲亚、欧派完全不一样的路径,掌舵人在内容这块意识觉醒很早,2008年便孵化了新居网这一内容阵地,还花了非常巨大的成本开拓官网、公众号、微博、抖音、快手、今日头条......尚品宅配的公号价值在这一时期被无限放大,成为了流量蓄水池。
其2019年的年报披露,截止2020年4月,其自主孵化和签约的家居达人IP达300个,全网累计短视频粉丝1.2亿,公众号粉丝1400万.....强大的内容矩阵,成为了流量池的基础。
另一方面,新消费时代,我们迎来了85后与90后的崛起与中产阶级的壮大,整个消费决策路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双微一抖”间隙,还存在着一个亟待爆发的领域——垂直内容平台。
垂直内容平台的价值在哪里?它的出现不仅会让传媒业生态重构,而且会让消费者品牌更直接地触达C端。看了广告的人并不会成为品牌的私域流量,在公域流量流向私域流量间,它还需要一个中间介质,这就是垂直内容平台的价值所在。
举个例子,当大家在抖音上看了一个汽车广告,并不会直接去购买,不会进入品牌的公众号,也不会进入品牌的社群。因为这届年轻人的消费决策是理性的,大家还会去汽车XX这种垂直内容平台做深度的纵向对比。
同样地,旅行亦如此,当消费者在抖音、双微看到美景胜地,触动旅游的欲望时,他们依然会谨慎理智地做好前期调查。因为买车、旅游都是重决策,消费者在决策前一定会去垂直内容平台查攻略、看点评,然后再决定是否消费。
而类比家居行业,85后、90后的年轻用户也习惯于先打开手机,搜索家居场景图片,看评价、比价格,跟家人、朋友商量装修风格,先做一轮家居品牌的筛选再去购买。
可惜的是,现在家居行业还没有这样一个垂直内容平台,一兜糖家居APP现在做的就是这样的事情,我们希望把家居行业的垂直内容带起来,让垂直内容平台助力消费者品牌。
总而言之,2020年往后,消费者品牌的重中之重,便是比拼内容,必须通过收割垂直内容平台的用户,才能提升品牌规模。在做内容层面,又分为三层布局,即我曾经讲过的:触动草、心动草和行动草。
#??#
在深耕内容过后,以前的“高中低”三端模式将被淘汰。原因是,以设计师品牌为代表的中端小众品牌会迎来增量市场,最终家居行业的消费者品牌会形成两端。
一端是以各行业巨头为代表的头部企业会获胜,因为头部企业会利用价格优势、规模效应占领大众市场,产品也相对标准化,属于基本款。例如芝华士、尚品宅配、顾家都是走的这个路线,可类比为走基本款快消模式的“家居界的优衣库”。另一端则是充分体现个性化的“家居界的LV”。
用人民币投票最能判断出用户的真实需求。选择“优衣库版沙发”,缺点是基本款,不够个性,优点是性价比高,只需要1万块钱。那么如果想体现个性化,就要选择“LV版沙发”,优点是充分个性化,但确实是贵,需要10万块钱,最终用户会用手上的人民币投票。
广州设计周判断最终80%的用户会选择“家居界优衣库”,也正是基于这个选择,家居行业会诞生1000亿级的消费者品牌,媲美美的和格力。另外20%的高端用户则会选择“家居界LV”,但因为充分个性化,无法产生规模效应,所以会诞生很多小而美的品牌,这些品牌的主要销售渠道需要靠设计师,在高端人群中80%的用户都会用家装设计师,设计师的意见也会影响用户消费决策。
总而言之,消费者品牌一定会诞生,这是毋庸置疑的。想清楚要走“家居界优衣库”路线,还是走“家居界LV”路线,是家居品牌的首要任务。如果您对这个行业感兴趣,欢迎到广州设计周来参观交流。
来源:中华衣柜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