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生活中,家具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古典家具就是很多人都很喜欢的类型,那么,各位朋友们知道古典家具的类型有哪些呢下面就让我们和2020广州设计周共同来认识这个问题吧。
1、古典家具
古典家具是指样式偏古典的家具,多为明代、清代时候的样式。古典家具分两类,一是具有收藏价值的旧式家具;二就是仿明清式家具,这个时期是中国传统家具制作的顶峰时代。仿明清式家具是现代的技术工人继承了明清以来家具制作工艺生产和销售的家具。
#??#
2、古典家具的类型
古典家具主要分为两类:
1、有价值的旧式家具,主要指的是明代至清代四五百年间制作的家具,这个时期是中国传统家具制作的顶峰时代。这部分家具已具有了文物价值,因而价格不菲。因为原材料奇缺,从民间收购到的旧家具越来越少,卖一件少一件,因而旧式家具是只涨不跌。
2、仿明清家具,是现代的技术工人继承了明清以来家具制作工艺生产和销售的家具,不过这样的古典家具也是用上好的材料制作的,因而价格也很贵。
3、材质
在购买仿制的古典家具时,要在材质上分清,是花梨木还是鸡翅木,是酸枝木或是紫檀木的,都很有讲究。如果一件古典家具标明是酸枝木或是紫檀木的,而价格却很便宜,那一定不是真的。如果标价符实,还要看它的具体材质,因为每一种材料也分高、中、低档。比如紫檀木就有十几种,进料时1立方米从几千元到十几万元的价格都有,因而作为非专业的消费者很难分清,这就要求消费者在购买时要到信誉良好的厂家和商店中去购买。
如果看上了一件价格不菲的古典家具,更要找个懂行的人同去。选购时,要仔细检查家具的每一处外观和细部,如古典家具的脚是否平稳、成水平状;榫头的结合紧密度,查看是否有虫蛀的痕迹;抽屉拉门开关是否灵活;接合处木纹顺畅不顺畅等。
4、误区
对家具价值普遍存在的一个认识误区是,它的价值取决于木料。许多藏家认为,只要是黄花梨、紫檀的家具就能升值,不管多贵也可以买,这就是典型的 "唯材质论"。其实,对家具而言,木料只是艺术载体,就如雕塑用的石膏、画画用的纸。再好的纸,如果用它写了一笔俗字,就只是废纸一张。没有艺术水准的家具,只能停留在使用层面,并不具备艺术品升值的潜力。
目前中国惟一出产黄花梨的海南,黄花梨已基本处于枯竭的状态,很多人为了牟取暴利,甚至把黄花梨的根都挖出来。大量珍贵的木材面临枯竭,市面上却充斥着用珍贵木材粗制滥造的仿古家具,多数没有任何艺术造型、工艺可言,只能作为材料论斤购买,没有任何收藏价值。如果您对这个行业感兴趣,欢迎您来2020广州设计周,做更深入的了解!
来源:中国家具网
#??#
前言:
未来家居经销商该往哪里走?对此我们曾有过多次探讨。可以肯定的是,经销商不会消失,但这个群体的未来会如何演化?看到终局,可能更有助于我们找到当下要走的路。
在由今日家具与深圳时尚家居设计周暨35届深圳国际家具展联合举办的“重构内循环|中国家居未来零售力量大会”上,未来商业智库智库创始人兼首席专家、《中国泛家居产业趋势报告》总主编李骞,分享了他对家居经销商体系变化的思考。
今天2020广州设计周要分享的是一个宏大的话题,这看起来可能像一个“算命先生”。让我们站在经销商的立场,来思考未来经销商体系可能发生的变化。
在做《2020中国泛家居产业趋势报告》时,我们系统地思考了产业链的变化。我们的思考主要包括6个维度。首先是“全产业链思维”,从地产、装修、经销商、零售卖场、品牌、第三方服务以及超级平台的角度思考全产业链的变化。
第二是“大尺度的思考”,就是立足当下,从过去和未来思考整个行业。
第三是“全球化视野”,第四是“技术的穿透”,第五是“消费者洞察”,以及“企业家终身成长”。
那么在整个产业链中,每个环节发生的变化都会对经销商带来变化。例如最近在湖南做市场调研,发现一些城市去年还存在的装修公司,到今年可能只剩下一半。这个渠道的变化,就会影响经销商。如果我们的经销商还像过去那样,只做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在今天就很难做好生意。
1、从商业演化铁三角,看未来经销商的位置
未来商业演变的主体角色是哪些?我将其定义为品牌厂商、装修公司和家居卖场3个角色,这三者最终都通过零售的方式到达消费者。零售就是终极的连接用户,也就和经销商密切相关。
那么我们应该问2个问题:第一,今天的代理商如何活下去?如何发展?
第二,未来的代理商如何超越今天的代理商?换句话说,未来什么样的业态会“干掉”传统代理商体系?
于是我们要明确3个问题:行业的零售趋势是什么?在这样的趋势下,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商业模式去变革以生存下来?以及具体怎么做?
趋势不是那些没有发生的事情,它只是没有大规模地发生,实际上已经小规模地发生。我们要通过小规模的趋势,找到未来发展的方向。2020广州设计周将这些趋势分为3类——产业趋势、用户趋势和技术趋势。
(一)产业趋势
以前我们的行业主要是做增量市场,谁进来都有钱挣,今天是做存量市场。有人说,存量市场就是“二手房市场”,我觉得不能这样去定义。因为以往的新房市场和旧房市场其实是同一个市场,我称之为“零售市场”。在这个市场,我们的经销商都可以做他们的生意。同样,装修公司也可以。
可是今天,精装房市场诞生之后,很多的经销商和装修公司就做不了这部分的生意了。也就是说,原来的零售市场被切分为了两块市场——精装房市场和二手房市场。
#??#
那么未来呢?我认为未来5~10年是“缩量”的市场。也就是精装房比例大幅降低,二手房成为主流。所以,很多人预期泛家居产业是4万亿的市场,并且还在不断增长。大家有没有思考过,未来还有没有4万亿?也许整个市场会有微量的增长,那只是价格的增长,数量上并没有增长。
(二)用户趋势
今天我们的用户行为发生了极大变化,大家都在谈85后、90后,我引用一个社区零售商的话:今天我们不去刻意区分中产阶级,而是以房价来区分人群。
比如在北京,以8万元左右的房价为刻度,就基本定义了新中产群体的位置,只需要围绕这样的社区来做生意。
(三)技术趋势
产业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在影响我们的行业,但影响的程度还不够。3~5年之后,当技术和产业的变革基本稳定下来之后,就会发现整个产业格局发生了变化,全产业链经过彻底的互联网化之后,原来的经销商体系可能已经适应不了环境的变化。
2、经销商体系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我们会发现,最终触达用户的地方,是要给用户提供综合性的解决方案。未来的单品类的经营的模式可能会非常危险。当然不是说单品类不能生存,而是说用现在的单品类经营模式和体系不足以支撑未来的发展,未来终端的提供物应该是整体的解决方案。这里的“整体”不是简单的整装,它是指对用户需求的完整满足。
未来,当地的经销商要能够在当地提供综合性的解决方案,而品牌企业也要带领经销商走向综合解决方案,或者说品牌企业成为方案中提供单品的提供商。
我们的思考其中一个维度是“大尺度的思考”。从装修公司的角度来看其演化路径。
#??#
尺度一:装修公司从最早的包工头、到硬装公司,到今天的整装公司。其实今天的整装公司可能就是一个零售公司,其实很多的整装公司都在转型为零售公司。很多装修公司在未来可能会成为零售的渠道或品牌,因此我在去年就说“整装已死”。因为装修公司最终必演化成零售公司才能得以生存。
尺度二:建材市场从原来的脏乱差到单体卖场、连锁卖场。今天的卖场其实是收租金的生意,不是零售公司。而今天的卖场都在转向为“以用户为核心”。如此一来,也就可以称之为零售卖场。
但这还远远不够。为什么大卖场空置率很高?为什么很多品牌撤出?因为卖场今天的形态不能完全适应未来的发展。
这两个尺度的合流,加上品牌和代理商的演化,最后就会形成“最后一公里的竞争”,即社区化的竞争。
未来在二手房市场占主流的市场趋势下,品牌企业如果不能在终端社区占领最后一公里的阵地,或者经销商不能进入最后一公里的竞争体系,也就意味着没有未来。所以,未来中国家居建材零售的竞争,最后的决胜局在于最后一公里的零售终端。
3、小业态的指数级增长:大后台,小前端
我将最后一公里的竞争的模式定位为“小业态”,这就像我们今天社区门口的生鲜店。小业态将呈现指数级增长,形成“大后台,小前端”。当然,“小”的背后还有一套逻辑和商业操作系统。
未来的经销商体系在终端会有4个特征:综合化、服务化、联营化和小型化。
经销商要思考如何做综合化的服务,如果自己的单品在行业里面有竞争优势,就有生存的空间,可以与提供综合化服务的公司做链接。
服务化,虽然我们提出了经销商要做“服务商”,但对它的理解还不够。服务商需要有模型做支撑,否则无法持续。未来只有当品牌企业与代理商一起转型为“小业态”,才会真正成为服务商。其次,服务商是整个行业竞争的结果,小业态将会对大企业形成致命性的冲击。
联营化,单品类企业如何做到联营化的经营?这里只是提供一种思路,不是最终的解决方案。
小型化,不是单纯指规模的变小。商业模式都是在“大与小”的不断实践中,找到黄金分割点。
今天的经销商如何选择厂家?
经销商需要有厂家思维,需要和厂家一同进化。在选择厂家时,要选择那些能够实现厂商一体化的品牌,不能实现厂商一体化的品牌体系没有未来。因为今天商业发展的核心是“信息化”,当我们以这个标尺来衡量行业和企业时,会发现极少有企业实现了从厂商总部到终端经销商“信息一体化”。
今天2020广州设计周只是谈了一下未来经销商体系变化的轮廓,至于每个经销商要怎么做,需要结合自身的情况来思考。虽然是做经销商,也要在了解产业发展的格局变化,再来思考作为经销商如何变革,如何选择,如何改变自己。
来源:中华衣柜网
#??#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疫情重塑消费理念,促使非接触、健康的智能家居“疫”外走红。
今年全国两会会议中,中央提出要加快推进5G基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特高压、新能源充电以及城际高速和轨道交通的建设进度。智能家居作为其紧密相关的产业,就此按下加速键。再加之各地不断出台精装政策,也给智能家居的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根据设计周地产大数据调研300+城的数据显示,虽然受大环境影响,精装大盘总体增长趋势下滑-33.3%。从精装智能家居整体配套率来看,2020年上半年绝大部分的智能家居的配套率较去年同期有明显的增长。且除智能家居系统外,其他各个部品均跑赢精装大盘的增长趋势。
而在众多智能家居部品中,智能晾衣机增速表现亮眼,正在成为智能家居爆款,行业迎来最强风口。
地产配套量、配套率持续增长
晾衣架产品作为家用电器,其销售与住宅商品房的销售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晾衣架行业的发展。近年来,受国家楼市调控政策的影响,房地产市场增速有所放缓。在政策面趋紧、融资压力大、市场规模下滑的局面下,房企都在想方设法调整营销节奏,提高项目周转速度。
精装修/全装修不仅可以提升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促进销售,而且符合政府促进装配式建筑、全装修交付的政策方向。近几年,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
#??#
在AIoT、5G等技术升级的加持下,智能家居、智慧社区正在向人们期待的完全体进化,实现真正的安全舒适、万物互联、智慧人居。随着价格的逐步亲民,安装操作更加简单便捷化,智能家居部品不再只是奢侈品,开始走入千家万户。
精装修+智能家居,让地产需求得到激发,也让智能家居技术加速落地,日臻完善。双赢促使双方联系更为紧密。各大房企争相引入智能家居部品,并陆续入局布局智能家居领域。
根据设计周地产数据显示,在配套率持续增长的智能家居部品中,2018年全年共有4家开发商的16个项目配套了智能晾衣架,而2019上半年就达到6家开发商的19个项目,配套量2.2万套,增幅超10倍。预计,配套智能晾衣架的开发商会越来越多,上榜开发商配套量也会越来越大。
目前,万科、碧桂园、恒大、富力、金茂、中南、保利、绿城、绿地等百强房企大都已经入局,他们或与行业大品牌战略合作共同研发,或入股新晋智能家居企业给予扶持,或收购潜力智能家居企业自己培养,或自己直接成立智能家居品牌,决心要在智能家居市场大干一番。智能晾衣架也将搭上这股新风蓄势起飞。
渠道推动,影响力提升 销量提升
除了通过B端地产用户,目前智能晾衣架主要通过经销商及其门店、电商平台等渠道直接面向C端消费者。作为当下主流的电商渠道,天猫、京东都对智能晾衣架的市场渗透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2016年,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晾衣架专委会于在广州建博会“天猫晾晒狂欢节”落地活动与天猫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目前,入驻天猫的智能晾衣架商家近百家。2020年10月9日,首家天猫家居生活体验馆在K11开业。区别与北欧、美式等固有化居家风格,天猫家居结合K11消费人群,进行定制化趋势及商品选择,推出大生活空间,并采用阿里云3D购技术实现万人同时云逛店,满足Z世代乐于分享和互动的需求。智能晾衣架产品就被收纳其中,进行阳台家居场景生活方式表达。这将有助于目前市场渗透率还不高的智能晾衣架在消费端的认知强化。
而京东方面,也积极开展“京东晾晒节”等行动推动晾晒产品的发展。
根据设计周数据显示,今年618,天猫精灵智能家居中带有健康属性的产品销售额增长50倍。其中,带有消毒、风干等功能的智能晾衣架销售额同比增长超750%。京东方面的数据也显示出同样的趋势,6月18日前10分钟,智能晾衣架成交金额同比去年增长4倍,带杀菌功能的智能晾衣机成交金额同比增长14倍。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常规的线上店铺,智能晾衣架还进入主播直播渠道。前不久,太太乐智能晾衣机入选9月20日薇娅家装节直播间,并于当晚实现爆款单品热卖脱销,销售额突破1200万。
苏宁易购方面,积极开展“十全十美”厨卫嗨购节,积极推动智能厨电、智能马桶盖、电动晾衣架等上升期的商机品类家电实际成交。
智能晾衣架的潜力正在被认可。来自多渠道的积极推进,也将让智能晾衣架在市场上的渗透提速。
#??#
从生产制造到售后服务,行业标准愈加完善
随着人门对品质生活的追求,未来,智能家居产业势必逐渐向精细化过渡,对品质及服务的追求,将会被摆在第一位。为了促进规范行业的良性发展,2019年7月9日,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发布《智能晾衣机》团体标准,制定规范性的、系统性的产品标准,并于9月1日正式实施。2020年9月25日,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团体标准《晾晒产品终端销售服务规范》编制组正式成立,并同步进行了该标准的初稿研讨会。与会专家及代表对智能晾衣架的设计、配送、安装、维修、 退、换货和客户服务等环节的具体要求进行了深入探讨。构建晾晒行业的生态,推动行业的未来发展。
从生产制造到安装、售后服务,智能晾衣架行业一步步趋于规范,提升终端消费者的购买及使用体验。
人们对于便捷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智能家居的趋势已不可阻挡。在趋势的洪流中,智能晾衣架的配置率将大幅提升,也将迎来产业生态的深刻变革,和竞争局面的全面重塑。但唯有抓住机遇,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的企业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突出重围。如果您对这个行业感兴趣,欢迎到设计周来参观交流。
来源:中华衣柜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