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设计展了解到,湖南今年开出的第300列中欧班列75092次班列已于18日从长沙出发,正驶向白俄罗斯。开行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39列,增幅86%,中欧班列(长沙)迈入发展提速期。
受疫情影响,很多企业物流成本大幅提高、物流时间大幅延长,导致原料运不进、产品出不去,面临违约和产业转移风险。广铁集团联合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及时推出系列举措将疫情对中欧班列开行影响降低。
广铁集团长沙货运中心建立铁路货运、平台公司、海关、园区四方联系沟通机制,按照“优先组织、优先装卸、优先查验”的原则,不断优化作业流程,为中欧班列开辟绿色快捷通道,减少作业时间,实现承运、查验、转运快速无缝对接,确保中欧班列开行安全稳定、高效畅通。
针对跨境物流需求,今年,铁路部门积极对接湖南省内企业,组织开行了汽车配件“三一重工专列”等系列“制造专列”。
目前,中欧班列(长沙)去程货品丰富,既有来自珠三角的五金工具、床上用品和机电产品,也有来自长三角的平衡车、摩托车、灯具、鞋帽,还有来自湖南本地产的陶瓷、汽车、机械配件、日用品等物品。回程班列主要货源为俄罗斯的木材、白俄罗斯的优质奶粉和乳清粉、西欧的曲奇饼和面包、中亚的棉纱和绿豆等。
#??#
“湖南市场对俄罗斯樟子松、红松、云杉、桦木等木材需求巨大。”湖南著威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峰介绍,该企业是通过中欧班列进口俄罗斯木材的大客户。目前,长沙已成为中国从俄罗斯进口木材的第四大口岸。
自2014年10月30日长沙开出首趟中欧班列以来,经过6年的市场培育,长沙北站目前形成了每周去程、回程开行8列的稳定通道,呈现出运量逐年递增、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中欧班列(长沙)已开通至汉堡、布达佩斯、明斯克等10条线路,物流服务覆盖30个国家,形成了连接欧洲、中亚、中东,辐射中国中、东、南部地区的新格局,架起一座经贸大桥梁。如果您对这个行业感兴趣,欢迎您来我们广州设计展,做更深入的了解!
来源:家具迷
#??#
网络热词“后浪”霸屏引发不少中年朋友们的共鸣,而突如其来的疫情也催生出了传统家居行业的“后浪”——智能家居。受疫情影响,众多行业遭到严重的打击。智能家居作为新兴行业,其无接触式的交互方式,给疫情期间的人民带来安全、智能的生活体验,其优势开始凸显,通过智能家居APP就可以轻轻松松远程控制公共区域开关,呼叫电梯,点亮目的楼层,解决传统用手触摸、长时间等待的问题,降低感染风险。
当前的新冠疫情预计将对我们生活、学习、工作、社交以及照顾我们自己和亲人的方式产生持久性影响。因此,消费者已经开始想象疫情之后的景象,特别是在家庭安排和日常必需品方面的变化。
Omdia消费者服务高级分析师Mariana Zamoszczyk认为,家庭将成为后疫情时代生活方式转变的最重要中心之一,不仅会在未来几年内会促进对智能家居解决方案的持续需求,而且也会促使人们更好地适应其家庭正在发生的新变化。下面广州国际设计周就为您介绍一下。
“宅”经济加速智能家居落地
2020年伊始,谁也未曾料及突然飞出的一只“黑天鹅”牵动着每一位中国人的神经。因为疫情倡导人们“少出门”或“不出门”,一时间,“空城”景象成为了各大城市的节日主旋律。然而,有人说,疫情下的“宅”经济,2020年或将会迎来智能家居的元年。
#??#
疫情的出现使智能家居经销门店暂停营业,经销商损失惨重,但对于行业利好的方面是,此次疫情作为一个契机,促进了原有一些“概念化”的智能设备场景落地。
“为了避免人与电梯按键的接触,降低病毒感染风险,华为云IoT联合旺龙智能推出无接触智能乘梯解决方案,基于园区物联网平台实现电梯、门禁、摄像头、蓝牙等设备的统一接入管理及多子系统联动,通过手机APP/微信小程序/手机蓝牙等方式远程呼叫电梯并自动点亮目的楼层,解决传统电梯的身体接触、长时间等待,陌生人使用等问题。”
“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引入“最后100米”机器人配送。部分商务楼等重点区域引入机器人配送,每台机器人一次可送4单,从接单到完成点对点配送平均耗时5分30秒。”
疫情期间,类似这样的新闻见诸报端。疫情期间,长时间的"宅",刺激了人们对家居生活的二次改善和需求的提高,由各种智能设备撑起的智能家居生活,也成为“宅”经济发展的一股中坚力量。
比如,TCL近期通过线上发布会的形式,一口气发布了电视、冰箱、洗衣机、空调、智能锁等五大品类超过30款新品,以及四个大智能场景解决方案和一套智能生态系统。
当下,5G、人工智能技术已有一定基础,“非接触型经济”表现形式已经较为成熟,也有相当可观的市场规模,专家预计此次“非接触经济”将比2003年更加持久,并给人们带来消费理念与消费习惯的改变。
IDC数据也显示,2019年全球智能家居出货量将高达8.4亿台,2023年将增长至14.6亿台,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4.9%。
因此,广州国际设计周不难预见,特殊疫情时受到重点关注的非接触式的产品、系统与服务模式,将成为今后工作和生活中的常态,智能家居作为营造智慧健康安全舒适的技术保障,作为非接触式经济解决方案的核心系统,必将受到热捧。
后疫情时代:
智能家居生态架构将重构
随着5G、区块链、AI、边缘计算等各种新技术的加持,智能家居开始进入互联互通与去中心化的新阶段,整个现有的智能家居平台级生态架构都会重构。
其一,疫情给智能家居企业ToB(房地产商)业务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了提高客户体验,为精装房配备智能产品的房企越来越多。这样的订单往往较为集中并且需求量大,是许多智能家居企业的业务重点。对于与房地产商合作的智能家居企业来说,疫情带来的影响与房地产市场息息相关。仲量联行研究机构表示,房地产启动的新项目中,有90%以上采用了某种形式的智能家居技术。开发商已经认识到需要与市场需求保持一致,部分原因在于对家庭自动化越来越感兴趣的年轻购房者。
其二,疫情对于智能家居电商业务的影响也不小。与传统家居建材品类相比,智能家居对于线下渠道的依赖较小。对于一些不需要专业服务商安装,或安装流程简单的产品,线上销售占比反而比较大,例如智能音箱、智能插座、扫地机器人等单品,消费者从线上购买更加便利。疫情期间,消费者虽然需求低迷,但电商平台依然能够正常销售。随着“宅”经济的爆发,消费者居家时间较长,做饭和做家务的时间也相应延长,部分品类在电商平台上可能会迎来增长,例如智能电磁炉、智能电饭煲、扫地机器人等。
其三,后疫情时代,经销商或走出低迷境地。对于每个智能家居企业来说,线下经销商零售业务是受疫情冲击最大的部分,目前为止,全国线下实体店处于停业状态。这段时间,由于各大卖场的免租政策不同,各企业给经销商的帮扶政策不同,经销商们的生存状况也不同。
#??#
与家居行业所有企业相同,智能家居企业也在拓展自媒体、直播卖货、社群等方面的线上营销。当前疫情下,消费者购物的欲望和热情比较低,所以这些销售手段效果短期并不明显。但长期来看,提前布局互联网营销方式是正确的选择。
在未来几个月,经销商必然要面临销售低迷,同时,疫情结束后,消费者的消费档次可能有所下滑,经销商短期内无法恢复到正常经营水平。
智能家居领域,
五大难题需要面对
智能家居领域发展至今,当下发展的难题是存在的。
第一点在于安全理念问题。“家庭安防”与“居家安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之所以要强调“安全”而非“安防”,是要打造一个贴近用户、传达温暖、人性化的产品和品牌理念,而非一个冰冷、生硬的工业产品。但目前的市场和消费者认知,对这两个词汇及其传达的概念,仍然存在混淆。
第二点是行业问题。从整体来看,智能家居行业目前仍属于新兴行业,市场仍比较松散,没有绝对的领导者。
第三点是产品问题,新兴行业普遍存在的特点是,产品参差不齐、行业的爆品不多。
第四点是单品和系统问题,以及产品组合和全屋智能的问题相较北美,我们的全屋智能解决方案并不是很彻底,但方向是值得肯定的。与其他产品串联起来,通过单品爆品、场景组合的发展路径,完成全屋智能模式的打造,是产业链未来发展的方向。
第五点是技术问题。智能家居很依赖网络,但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还在不断提高,这就需要技术尽快突破其自身的局限性。
总之,疫情的到来,会提高人们对智能家居市场的关注度,例如新风、净水等与人们健康相关产品;扫地机器人、智能电饭煲等“宅”经济相关产品;智慧社区、智能化公寓管理方案等系统......对于智能家居企业来说,未来的可能性和希望大于当前的困难。企业要努力修炼内功,提高未来的抗风险能力,并努力成为强者,因为强者恒强。如果想了解更多资讯,广州国际设计周欢迎您的莅临。
来源:家具迷
#??#
新冠疫情爆发之后,给整个社会带来很多影响,对于很多从未在家呆了那么长时间的人来说,他们对现有居住环境是否满意?隔离期间会对现有居住环境有什么样新的理解?
近日,中装协住宅产业分会与环球网家居频道一起做了一个主题为“疫情发生之后,消费者对于家装消费需求的变化”的调研。共收取7433个样本,覆盖全国27个省和4个直辖市,其中一线城市样本量占16.8%,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样本量超过80%。其中80后、90后居多,约占72.9%,男性消费者多于女性消费者。
这个报告最终得出了四句家装消费行为的真心话,下面就随广州国际设计周一起来看看。
一、“真心想再装装“。
在调研结果当中,56%的消费者想重新的装修,过半的消费者在疫情之后不仅仅是想装房子,而是换房子,所以由此看出,消费者在这次疫情期间对自己的家还是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
那么在这次广州国际设计周调研中,想要全屋装修的消费者是26.8%,有意向局部重新装修的是29.7%,所以整体就有56%的消费者想重新装修自己的家。
二、“真心希望能变成这样!”
一方面,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国民的消费水平确实在逐年的提升,而衡量整个社会进步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其实就是家居的整洁化。
#??#
因此通过这次调研发现排名第一的还是改变装修布局,增加收纳空间。另外,增加运动和活动空间;设置完善的办公区域;对装修材料环保性的要求成为了用户比较关切的需求。
三、 “为了安全,真心愿意花钱”
在这次调研当中,接近于50%的消费者对什么是“健康防疫住宅”的这个问题给出了明确的答复。
87.3%的消费者认为使用先进的新风雨排器和防霉、灭菌、洁污、干湿分离的住宅是防疫功能比较好的住宅;70.6%的消费者认为具有能够阻隔下水管道内的污染气体进入室内的、给水排水系统的住宅是让人放心的防疫住宅;还有47.4%的消费者认为关门闭窗之后,能够阻隔邻里空气传播细菌的这种住宅是让人放心的住宅。
所以说,几乎过半的消费者对“什么是防疫住宅”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四、“真心觉得这样更方便”
这次疫情将更多消费者引到线上,我觉得说引到线上不如说留到线上,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在疫情之前我们曾经做过哪些家居产品适合在网上购买的调研。83%是家电,69%是照明,46%是卫浴,39%是家具,38%是涂料,21%是地板,包括定制的也占16%。
也就是说,在疫情之前消费者在网上购买家居建材已经是一个非常正常的事了,很多消费者能在网上买到就不到线下买,这是很常态的现象,但是这次疫情之后,我们发现消费者从以前的网上购买家居建材发展成网上接受家装服务。
由此可见,我们这次疫情对行业改变非常大的一点是促进家装传统企业的数字化改造,消费者具有更大的决策权。在改善居住环境这个问题摆上更多家庭的台面上时,如何通过营销提升产品品牌力,加大品牌在消费者选择过程中的权重,这需要厂商快速调整过去传统的营销方式。
之前的家装行业营销通常针对B端的渠道商、代理商而做,因为消费者更多的是听从装修人员的推荐。而此次疫情使得消费者有更多的时间、精力以及动力去更大的参与装修决策。以前搞定经销商就能让客户付出高溢价的时代已经结束。
真正的大品牌需要提前抢占消费者的心智,形成固化的认知--防水要选某品牌,漆完马上入住;全屋定制,找某品牌。这些广告语已经通过高频的电梯广告,变成了用户心中装修知识。
在消费者最常经过的公寓楼和写字楼的生活空间中播放家装类广告,无疑是品牌引爆的极佳场所。具有主流人群、必经、高频、低干扰,这四大特点的分众电梯媒体已经成功引爆了多个家装品牌。当你的产品拥有独特的定位和差异化价值时,一定要及时在疫情期间人们亟待改善居住环境这一极佳的时间窗口期内大量投放。将品牌的核心价值牢牢的打入消费者的心智中。如果您对这个行业感兴趣,欢迎到广州国际设计周来参观交流。
来源:家具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