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时候,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向外界披露了这样一组数据:中国家居家装行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超过4万亿元。
正是在2015年前后,家居家装行业被视为互联网的新蓝海,大大小小的互联网家居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嗅觉敏锐的资本市场也循迹而入。然而万亿规模的家居行业最终被验证为最难啃的市场,一些创业者留下“这是中国最烂、最差的行业”的感慨后,含恨告别了一地鸡毛的互联网家居市场。
遇挫的俨然不只有互联网玩家。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8年国内规模以上家具企业的总营收,仅占家具制造业主营收入的1%左右。相较于汽车、餐饮、休闲食品等万亿级市场的巨头林立,家居行业还处于初级业态。
但在一众互联网玩家折戟之后,家居家装行业仍然在讲述新的故事。
8月27日的2020阿里家装生态战略峰会上,天猫家装对外发布了本地化、内容化、服务升级、供给升级4大战略,并给出了“未来3年内让家装的数字化率提升至20%,成交规模达到1万亿元”的目标。
面对零售领域最难被线上化改造的行业,阿里会是那个破局者吗?下面2020广州设计周就为您介绍一下。
#??#
01 “掉队”的家居行业
家居家装行业的小而散,并非没有原因。
过去二十年是中国互联网的黄金时代,为家居家装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内需,不少家居家装企业保持了不错的增长势头。可由于家居家装行业的标准化程度低、行业门槛低等特征,加上大件物流运输的难题,家居家装市场的产业链一直非常分散,以至于前所未有的市场红利孕育了一个又一个“巨婴”式的企业。
2015年是一个转折点,那一年国内房地产市场投资额的增长率首次低于10%,销售面积的增长率也开始逐年下滑,家居家装行业开始从源头上出现内需不足的问题。互联网玩家就是在这个时候看到了市场机遇。
遗憾的是,彼时的互联网化改造往往局限于家居家装行业的单个环节,或是家居类产品的线上零售,或是营销层面的互联网化,在重线下体验、价格不透明、交付非标准化、服务流程复杂等痛点的制约下,被迫从风口上掉落了下来。
以至于按照人货场的零售三要素,家居家装行业出现了全面性的“掉队”。
比如“人”的变迁。
90后、95后已经是家居家装消费市场的主力军,作为第一代的互联网原住民,接触信息的渠道较于父辈们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但大多数家居家装企业的主场还是线下大大小小的家居卖场,最主要的客群还是房地产开发商提供的客源。营销渠道与消费者行为的错位,最直接的表征就是获客成本的增加。
比如“货”的分散。
国内家居家装相关的企业数量超过10万家,而行业前50强的市场比重不足2%,大量的小公司、小作坊乃至个体户仍然是家居家装行业的主力军。于是从门锁到瓷砖,从沙发到窗帘,对于消费者来说,一次家装体验可能要从几千个商品中做排列组合。冗长且复杂的产业链条,导致家居家装行业停滞于线下低效的传统业态。
再比如“场”的陈旧。
深度依赖线下卖场和面对面导购的营销,还只是家居家装行业的浅层问题。如果消费者想要买到风格搭配的家居产品,需要跑到卖场里参考店内的样板间;如果消费者想要了解到装修的进度,需要跑到正在装修的房间里逐一细查……场的陈旧可以说是家居家装行业的顽疾,直接左右了线上化的程度。
然而家居家装行业的主力消费者正越来越趋于年轻化,倘若不在人货场的维度上向数字化转型,对家居家装行业的改造终究只是隔靴搔痒。
以往折戟的例子也就不难理解,仅仅进行局部的外科手术,远不足以破除家居家装行业积累了几十年的痼疾,行业所需要的是人货场的重构和全面性的数字化改造。
02 阿里的生态战略
阿里给出的策略在于生态协同,只有巨头才能推动的商业模式。
在阿里家装的战略构想中,天猫和淘宝承载了家居家装的流量平台,支付宝完成了交易支付的闭环,阿里旗下的躺平设计家担纲家居家装行业的数字化改造,进而为行业提供消费端到供应端的端到端解决方案,推动从门店、营销、到设计、交易履约的数字化商业闭环,重构家居家装行业的人货场。
#??#
其中躺平设计家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肩负着用技术重塑家居家装行业商业图景的使命。
截止到目前,躺平设计家已经推出了设计师生态、家居行业SaaS解决方案、家装行业SaaS解决方案、全屋定制SaaS解决方案四条涉及消费链路、设计链路到制造链路的数字化链路闭环。目的正是打破家居家装行业上下游互相割裂的局面,完成设计到场景导购再到生产制造的无缝衔接。
以家居行业SaaS解决方案为例:在商品端提供了3D棚拍服务,帮助商家生成商品的数字化模型;在设计端提供了3D设计工具,大幅降低了设计师的生产时间和成本;在门店端帮助商家打造智慧门店,将线上线下资源一体化打通;在管理端提供CRM等系统,推动了会员服务的数字化和可视化。
全链路的数字化被打通后,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化学反应。
比如今年的天猫618期间,首次将3D购物技术大规模应用于宜家、顾家、索菲亚等100个商业体,甚至1:1比例复刻了宜家3000平方米的上海宝山店。消费者无需跑到实体门店,也可以在线体验家居产品的陈列风格,然后直接下单自己喜欢的商品。线上与线下的体验鸿沟正逐渐被抹平。
进一步延伸的话,家居家装行业与3D场景的深入融合,也将重塑消费者的购物方式。即便是非标准化的家居单品,可以通过全景、VR、AR等技术看到家具在客厅中摆放的样子,加速家居家装行业从单品导购和场景化导购,向沉浸化的导购转型。
在这样的一幕中:人与货的连接出现了变化,直接影响了家居家装行业的获客方式,不再是漫无目的的广撒网,而是场景化的精准获客;线上线下的场景壁垒被打破,商家的获客渠道和经营场景不再单维;同时从消费者的视角来看,选品、体验、交易等环节都可以在线上完成,进一步贴合了当代年轻人的消费习惯。
或许只有阿里这样既具备全链路数字化能力,又在流量和支付端有着完善生态的巨头,才有能力对家居家装产业的每个环节渗透赋能。毕竟家居家装产业兼具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特质,本就是一条狭长的产业链,有着大行业小企业、信息化程度落后的痛点,数字化改造的过程绝非一日之功。
03 新支点的想象力
事实也是如此,在阿里之前就有不少尝鲜者。
或是借着O2O的东风,帮助商家打造线上线下的一体化服务;或是在互联网+的趋势下,着力于家居家装行业的标准化……与这些出师未捷的探索不同,躺平设计家找到了改写家居家装行业轨迹的三个新支点。
其一,聚焦设计价值。
家居家装行业是典型的设计驱动的行业,使得设计师处于整个产业链变革的核心位置。躺平设计家全链路数字化的第一环就是对设计师的赋能,免费开放了简单、高效的3D设计工具,并且打造了设计师生态圈,通过内容的形式帮助设计师树立个人品牌,通过设计师与消费者的连接制造商业增量。
原因也不难理解,设计师作为家居家装产业的脑力中心,能否精准捕捉到消费者的需求,可以说是整个行业良性增长的关键。以设计为入口、以场景为中心的数字化服务和链路,将是家居家装行业实现商品、价格、履约过程的透明化、可追溯化的核心,也是提升消费者服务体验的重要切入口。
#??#
其二,重构产业链条。
躺平设计家海量吸引设计师入驻,最终的意图或许是重构家居家装行业的产业链条。设计师走进淘宝和天猫,通过线上、线下为消费者提供设计服务时,不仅仅为设计师带来了生产动力和盈利渠道,其实也在帮助设计师衔接商家装企:当消费者在设计师的3D场景中就能直接下单购买,产业链条已经扁平化到了极致。
试想这样一个场景,一旦整个阿里系的家居类商品都生成了数字化模型,设计师和消费者可以像做菜一样进行自由搭配,家居家装行业的更新是注定的:信息透明度将进一步提升,消费者将习惯以设计为入口的家居家装消费新模式,一边是行业数字化的持续进阶,一边是消费者决策成本的持续降低,加速行业走向新的轨道。
其三,优化协同效率。
最大的挑战在于各个环节的协同效率,也是躺平设计家推崇全链路数字化的直接原因。
以场景最为复杂的家装行业为例,设计、施工、供应链等环节的数据壁垒,动辄需要半年乃至更长的时间,且常常出现施工与设计不符的现象。躺平设计家的对策是打造涵盖营销、设计、施工、供应链和售后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打通设计、营销、生产、履约一体化的数字化流程,让消费者洞见到从设计到落地的全过程,倒逼家居家装行业的进化。
毕竟家居家装行业的软肋无外乎交付的非标准化,导致无法提升毛利率,继而没能出现想象中的规模效应。阿里的逻辑是通过数字化建立标准的流程和体系,提升整个家居家装行业的协同效率,以建立全新的行业秩序。
2020广州设计周认为,无可否认的是,躺平设计家的方向不可谓不正确,但道路也注定是漫长的。正如一位家装品牌负责人的观点:“如果阿里做不成,也就没人能做成。”
04 写在最后
回头来看,阿里重塑家居家装行业生态的野心不可谓不庞大:有天猫平台的流量扶持,有支付宝的履约和支付体系,有躺平设计家全链路的技术支撑,三年万亿的市场目标绝非是遥不可及的空想。
站在行业观察者的立场上,阿里的强势进场不失为一个好消息。当家居家装行业的“浑身痛点”被互联网巨头们逐一击破,势必会驶入数字化转型的快车道,4万亿元的市场上不排除出现多家千亿级企业的可能。
彼时设计师、商家、消费者等产业链中的每一位参与者,都将是最终的受益者。如果以上的介绍还不太明白,那就来2020广州设计周现场参观,一定让您获益良多。
来源:家具迷
#??#
在智能家居大生态之下,来自通信、互联网、家电、家居等行业的巨头纷纷发布新战略或新动向,抢滩智能家居市场。
近来,华为、小米等巨头纷纷扩大或加速对家电类的智能家居布局。同时,创维、海尔等继续向家居领域挺进。另一边,资本市场上智能家居的身影频频出现:美的集团、海康威视正在分拆智能家居业务排队上市;青岛有屋智能启动IPO;欧瑞博正在接受上市辅导。
巨头们将更多的竞争视角转向了智能家居领域,随着5G商用的技术推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智能家居智能规模将不断扩大。下面广州设计展就为您讲一讲智能家居的发展。
巨头抢滩市场
智能音箱、智能马桶、扫地机器人……在传统家居行业亟需转型和消费者消费升级日益增长的双重推动下,近年来,智能小家电市场增长势头良好。据家居行业机构预测,2020年智能音箱、智能马桶、扫地机器人细分市场的产品销量有望分别达到5910万、821万以及882万台。这成为目前智能家居发展的一个缩影。
广州设计展了解到,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为1210亿元,预计2019年将达1530亿元,2020年将达1820亿元。
#??#
近年来,巨头们加快布局智能家居领域。海尔智家在全球范围推广“5+7+N”的智慧家庭场景解决方案,并加速向物联网生态企业转型。7月,继海尔智家衣联网、视联网001店落地,海尔空气网001号店落地,海尔智慧家庭生态再进一步,其智慧生活场景覆盖了衣食住娱全流程需求。
美的成立IoT事业部并将“全面数字化、全面智能化”作为战略目标,计划在3年内将智能家居服务覆盖1亿家庭。此外,华为、小米、阿里、百度等也是抢占智能家居市场的重要成员,在国内也形成了多强争霸的格局。
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家居行业分析师梁振鹏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道,传统的手机厂商、家电制造商等要想在新环境下取得竞争优势,就必须向互联网和物联网靠拢融合,在这个过程中,智能家居、智慧家庭就成为必然选择,而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又成为智能家居的重要体现和重要的技术支撑。
“自身所处行业发展已经到了成熟阶段,并且已经出现触顶的情况,企业收入和利润增速都有所放缓甚至是下滑。在这种情况下,发展智能家居作为分支出去的新业务,对构成集团化运营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中研普华研究员邹志丹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邹志丹指出,智能家居跟巨头们的业务都能高度吻合,这些巨头拥有资金、技术、渠道等各种优势,并且中国的智能家居市场充满广阔的前景和潜在的巨大空间。
众多企业加入赛道
据中研普华方面分析,随着5G、人工智能和现代计算技术的兴起和不断成熟,智能家居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会,市场规模扩张也十分迅速。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未来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家居智能化的需求也变得更多。
面对巨大的市场蛋糕,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智能家居的赛道。8月6日,常州匠心独具智能家居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此外,近期将有4家智能家居公司上市:美的集团、海康威视正在分拆智能家居业务排队上市;青岛有屋智能启动IPO;欧瑞博正在接受上市辅导。
“当前,在新经济、新基建、数字化等后疫情时代主题思路的发展浪潮影响下,新技术的发展推进,智能家居市场或将迎来新一轮的爆发期。”邹志丹表示,智能家居领域竞逐激烈,传统家电厂商、系统集成厂商、互联网创业企业、IT巨头加快布局,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产业活跃度高。不同类型企业竞相布局,智能家居在技术、产品和服务方面持续演进,产业有望迎来新一轮变革发展。
智能家居市场近几年刚刚起步,发展程度较低。梁振鹏表示,智能家居涵盖的范围很大,从传统的IT工具、家电、家具,到安防、照明等,让很多行业产业发生融合,这个领域的市场空间非常大,而且市场格局也远远没有达到稳定的阶段,市场集中度也比较低。因此,多个行业的企业都想抢滩智能家居市场,大家的机会都很大。
“对于符合创新企业标准的优质新生企业来说,发挥好自身的优势,利用好资源力量和商业模式进行进取型的高效成长。”邹志丹说。
#??#
发展潜力巨大
IDC报告显示,中国智能家居市场继续保持增长。2020年增速尽管放缓,但依旧有3%的增长率,出货量预计达到2.15亿台,到2024年将增长至5.3亿台,年复合增长率为25.36%。
邹志丹认为,数字经济时代,“5G+工业互联网+”赋能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我国制造业朝着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转型。“十四五”时期,面向5G时代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复杂变化,将迎来新一轮技术和产业变革的机遇。
近些年,中西部地区多个省市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快成品住宅发展的政策,北上广深也都已开始推行全装修成品住宅建设。与此同时,买房后即可拎包入住的需求也使得各房地产企业开始寻求与装修、家居、家电等企业的合作。
“中国新中产消费群体的崛起带动了消费升级,年轻群体正逐渐成为家居家装领域的消费主体。随着精装商品房比重的增加,智能家居在定制精装市场或将有更多机会。”邹志丹补充道。
需要指出的是,在关键的智能家庭互通互联标准上,各家有各家的协议、系统或应用,由于存在海量的设备与多种技术手段,现今物联网的连接标准呈现出碎片化与无序的状态,造成一定浪费。梁振鹏表示,接下来,就中国市场,应该由政府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来牵头,制定智能家居行业的标准,进而提高企业产品的兼容性和研发效率。同时,不断提高用户体验,不断扩充智能家居技术应用的生活场景,为行业的发展和增长打开一个新的广阔天地。
如果您对这个行业感兴趣,欢迎您来我们广州设计展,做更深入的了解!
来源:家具迷
#??#
海关统计,今年前7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口7.76万亿元,下降2.6%。但7月份,我国外贸进口1.24万亿元,增长1.6%。记者根据海关相关数据分析显示,2020年7月份,我国卫生陶瓷产品(HS编码为69101000瓷制固定卫生设备和69109000陶制固定卫生设备)出口金额为70.22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72%。下面就和2020广州设计周一起来看看吧。
HS编码为69101000瓷制固定卫生设备7月份出口量为158895204千克,出口额为69.8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73%。HS编码为69109000陶制固定卫生设备7月份出口量为1642382千克,出口额为3466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29.93%。
2020广州设计周根据海关相关数据分析显示,2020年7月我国卫生陶瓷产品出口国家前10位国家依次为美国、沙特阿拉伯、越南、新加坡、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尼日利亚、俄罗斯、韩国等。其中,我国卫生陶瓷出口第一大市场依然为美国,出口金额为6.13亿元,其次为沙特阿拉伯、越南,出口额分别为5.75亿元、4.43亿元。
分析显示,2020年7月我国卫生陶瓷产品出口前5省份依次为广东、浙江、福建、新疆、山东,其中广东卫生陶瓷出口金额为18.79亿元,浙江、福建分别为11.24亿元、5.14亿元。
#??#
从最近3个月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卫生陶瓷出口有回暖的迹象,潮州市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秘书长张扬告诉厨卫资讯记者,7、8月份潮州卫生陶瓷出口形势都比较好。不过,当前全球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卫浴企业出口须关注各个国家最新入境政策变化,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以上就是关于卫生陶瓷相关资讯,相信对您有一定的帮助,2020广州设计周有更多关于陶瓷的介绍,来展会现场看看吧!一定让您满意而归。
来源:家具迷
#??#